“毕竟是皇当,不能丢了气派。”翠姑笑着从胡掌柜手里接过碗盖茶,轻轻放在暮雪手边。“这是今年收的毛尖,尚且能入口,您尝尝。”
暮雪浅呷一口,问:“这是贵客才能进这间屋子吧?”
“您眼力真好,”翠姑道,“得是有些身份的人,才请到这间客房来。一般有什么要当要赎的,在前头柜上就可以料理完了。”
“主要当些什么?”
“衣裳、金玉首饰、铜货锡具、农具都有当的。”翠姑道,“咱们是完全按照朝廷给的规制来,值十当五,按月计息,月利二分。”
暮雪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大概就是说,这家当铺收当的标准是按月来算,譬如拿一件估价十两银子的绸面羊皮披风来当,可获得五两银子的贷款,等到一个月后赎当,得加上两分利息,总共给十两二分银子才能把披风取回去。
百分之二的月利率,听起来也还好。
“那要是当了之后不来赎东西呢?”暮雪问。
“也有这样的情况,过了当期,没人来取,就统一在春秋两季折卖给行商,弥补亏空。”翠姑道,“也有特别好的货物,就会问熟客是否想买,有机会就卖出去。”
暮雪点点头,又问:“来往当东西的人多吗?”
当铺来往的人多不多?
翠姑愣了一瞬,心想也就只有真正锦衣玉食的贵客才能问的出这问题。
“多,怎么不多呢。咱们当铺,就有小官或者破落户春夏天当皮袄,领几个钱度日。等有了些钱,到了冬日再赎回来。这是小押。”
“更高一层次的,就是商人积压的货物以此换银两,”翠姑详细解释,“另外,咱们这离贡院近。地方学子来考试时,不方便携带大量银两,也会当些珍宝领银子。有些地方官来京活动,也是常光顾的……”
这一番细致讲解,暮雪大致明白了。这年岁的当铺,是人们经济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点古早金融业的意思。她妆奁中的这座当铺,是发了五千两银子作为资本,让当铺得以钱生钱。朝廷素有发典生息的习惯,这京中也有其他皇族的当铺,目前来讲,大致是稳赚的。
一年到头算下来,七分的利应该是有的,她那五千两银子,到明年可滋生出三百五十两银子。
若是能将这当铺的规模做上去,弄成连锁的开他个十来家,银钱方面她便再也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