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最终只是扯了扯嘴角,以最不出错的微笑回应。
康熙也不大在意,仿佛只是例行公事,又说了句:“朕让内务府好好挑个日子,风风光光送你出嫁。”
而后转过头,望向留在紫禁城内监国的太子,笑起来:“保成,上次信里和你说的胖兔子,朕带回来了,给你瞧。”
皇太子胤礽惊讶:“汗阿玛真带回来了。”
“那当然,朕自然要补全你这遗憾。”
他们父子俩聊得热烈,暮雪默然退到旁边。她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大概是些书信里提到过的事?
据说康熙经常会写信给太子,说他在行军途中看见了什么样的奇事,因为离孩子太久,甚至特地要太子寄他穿过的衣服过去,这样康熙想念太子时,就能穿上太子的衣服,聊以安慰。
这样的信,暮雪从来没有收到过,不过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感情总是相互的。
她抬起眼眸,看着这对感情至深的父子,想到历史上太子的结局,挑了挑眉。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是奇怪。
夜有宴席,乳母伍嬷嬷使唤宫人把首饰箱全打开,让暮雪挑:“这套金钿是上次生辰宜主儿给的,带这个罢,好看。”
捧着妆奁的宫女也是一脸笑意盈盈。
暮雪知道她们这殷切是为了什么。这样盛大的宴席,除了宗室,蒙古王公亦会出席。
她拿起那支金簪,慢吞吞翻转了一圈,却说:“不要,照旧戴珍珠小钗。”
“公主——”伍嬷嬷想劝。
暮雪看她一眼:“什么都不带,就梳个盘辫。”
……
最终还是如往常一样,梳了个盘辫,戴珍珠小钗。
这年岁,后世清宫剧常见的大拉翅、高髻、架子头连影子都没有。连皇太后日常都是梳盘辫,顾名思义就是把辫子盘在头上,日常戴一些简单的首饰或者莳花。
夜宴上倒是有些妃子把头发梳成“小两把头”,方便戴金银钿子,宜妃就是这样的打扮。
所以当她看见暮雪还是一副家常打扮,颇有些无奈:“你呀。”
暮雪只是微笑,不置一词。
尚未开宴,席间摆放着各色各样的点心。暮雪用目光把邻近处摆放的糕点都扫了一圈,拿起一块茯苓糕,正准备吃。
忽然听见一阵小小的喧哗。
还没反应过来,胳膊就被五阿哥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