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大队长家的小儿子相中了岩脚寨的一个姑娘,打算过年前娶回家来,也不知道找的哪个厨子,咱们可是好久没吃肉了,大队长家应该会杀猪办席吧?”
几个人在这说话,话题总是很容易转变,闻到冯家的肉味,她们就想吃肉了,过年前只能寄希望于去吃酒席时吃到肉了。
“应该就是杨老二吧,他做的菜好吃,不过听说年前好多人家都要结婚,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来。”
“到时候就知道了,我先回去了,我看做生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们也不想想,之前那些做生意的,她家现在做得热火朝天的,要是哪天有人管了,看他们不得成村里的笑话啊。”
“就是,做生意还是没有当工人稳定。”
几人扯闲篇的话,很快就传到其他人耳中,流言的传播速度总是很快的,传到有心人的耳中也很快。
早上,天还没亮,李秀兰一家已经起床了,除了还在床上的家玉外,全家人都分工明确地忙碌起来。
天还没亮,婆媳三人就拉着板车去镇上了。
“秀兰,我们昨晚想了想,觉得还是先按照分红的方式吧,要是给我们开固定工资,哪天有人学我们这样做生意,你就亏了。”
“行,奶奶,妈,你们选什么都成,我们做生意虽然害怕竞争对手,可是这是防不胜防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学到经验和改良的方法,让我们的摊子一直吸引人,那就不会差,不怕对比,就怕自己落后。”
“秀兰这话说得不错,咱们可别偷工减料,也要更加注意卫生,味道这么好,只要我们继续这样做下去,总有一天能攒到大钱,到时候也在镇上买个宅基地起房子。”
奶奶的想法还是更加长远,她也知道这样每天拉着东西来回不方便,所以昨晚就想着,到时候自己分到了钱存起来,给她们买宅基地。
“好,咱们买大房子,不仅要在镇上,还要去县城,甚至是省城,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看首都,看伟人。”
“还是秀兰厉害,我都只敢想在镇上盖房子。”奶奶夸赞道。
三人面带着笑容,随着天边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三人迎着阳光越走越远。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更好了,有更多人知道这里摆了一个很好吃的摊子,而且什么都有。
有的人觉得两分钱的馒头太贵,和别的工友分一个,有的觉得昨天的粉太香,都没有吃过瘾。
不过今天又有新的品种,除了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