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坐在书桌前批阅奏折。
男人眯着眼睛,眼圈微黑,额头爬满了皱纹,一脸疲态,看上去很是憔悴。
他便是大夏皇帝夏宗泓。
这些年氐夷愈发强大,对北境步步紧逼,而他选择了求和,处处忍让,这让他在民间饱受争议,南方甚至还出现过两次叛乱。
这次氐夷使臣又要来了,恐怕还是会狮子大开口。
如今的大夏已经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殷实的家底已经被他败得七七八八了……
夏宗泓一连看了几份奏折,都是建议增加税收。
最近五年来增加了三次税收,老百姓已经食不果腹,再增加税收,必定会官必民反。
“废物,全都是废物!”
他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砸了出去。
此时他已经有些后悔了,若非当年听信谗言,担心太平侯府功高盖主,有意削弱了太平侯府的实力,氐夷又怎么会如此嚣张。
当年他觉得自己没有错,毕竟堂堂大夏,除了太平侯府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名将能抵挡蛮夷了?
结果现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老侯爷被贬职那年,北境溃败,一连丢失了九座城池。
后来还是请老侯爷出山,才稳住了北境的局势。
但老侯爷年事已高,独木难支,为了稳妥起见,他选择了向氐夷求和。
又是一步臭棋。
这些年氐夷虽然没有入侵,但年年索要巨额财物,养兵牧马,变得越来越强大,胃口也越来越大了。
只能说是一步错,步步错。
他知道迟早有一天,就算给再多的财物,氐夷大军还是会压境。
知道归知道,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氐夷使臣将至,而这个节骨眼上,原本安排好和亲的九公主又出了意外,需要另寻人选,这让他更加恼火。
大太监刘喜在一旁伺候,见陛下扔出奏折,等了两息后便上前捡了回来。
“陛下,莫要生气,龙体要紧。”
“一群酒囊饭袋,关键时刻什么用都没有,全是废物。”夏宗泓咬牙切齿地骂着。
他却不想想,朝中那些废物是谁任命的。
正因为他亲小人远贤臣,导致朝中官员全都沆瀣一气,贪腐成风,很多都是裙带关系,毫无真才实学。
刘喜刚要开口,一名小太监跑进来禀报:
“启奏陛下,严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