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望向了列车车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
那顿饭后,山野裕志便动用了关系网,一时间不少业内知名的乐评人、歌手都在推荐《打上花火》和《pla》这两首歌。
同一时间,他的音乐网后台也收到了相关的提醒。
大概意思是,他的这两首歌会获得大量的曝光和推荐。
信息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远比人们想象的快。
在铺天盖地的高频率提及之下,《打上花火》、《pla》便就此硬生生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里。
可似乎是故意的,所有提及了这两首歌的节目,都没有流出这两首歌的旋律片段。
于是乎,许多路人冲进了音乐app里,搜索起了这两首歌,一首一首的听了起来。
一部分是听了那些知名人士的安利,抱着‘有没有那么好听唷’的想法亲身实践,另一部分则是抱着挑刺的心来的。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么多人都在推荐,那么多节目都在提及,这很难让人不产生无端的联想
——这两首歌真的经得起这样的宣发么?质量真的有这么夸张吗?吹捧的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说不定这两首歌的质量就只是比普通稍好,甚至于也就是泯然众人矣的水平呢?
毕竟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去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一位当红明星,闲着没事儿要发歌,结果在他背后会社的宣发之下,他的那首歌硬是以远超第二名一半的热度,登顶了热歌榜的榜首。
但质量却是连第二名的一半都没有,通篇都是无意义的强混。
拿评论区的一句犀利调侃来讲,听完那首歌,手机的电都满了。
可当他们真正抱着这样批判的心去听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发觉,自己错了,错的非常非常离谱。
这两首歌的质量完全对得起铺天盖地的宣发!
翻完了歌曲的评论区后,不少人甚至觉得这样宣发来的未免也太迟了!让这两首好歌被埋没了这么久!
自然而然的,这部分抱着质疑来的路人,自发的成为了这两首歌的拥趸,开始想方设法的替这两首歌引流。
一时间,当初《挪威的森林》的书友们的安利名场面,就此迎来了2.0的复刻。
在这样病毒式的传播下,适合夏天的《打上花火》,和洒脱的《pla》就此宣告,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