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动力终于达标了。
制造飞行器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发动机。发动机技术突破了,铁壳子的制造更没难度。
于是很快,一个整体呈现出半球状,下方平面与后方各装备了两个喷射口的古怪飞行器便出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点火!”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声命令,飞行器之中负责操纵的克隆体立刻按下了对应的按钮。
下一刻,炽热的火焰便从飞行器底部喷射出来,推动着这个高度达到了四米,直径八米的半球状飞行器缓缓升空,最终来到了距离地面十几米的高度。
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人类世界当然有先进耐热材料的配方,但深空号飞船的知识库之中没有。
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样的。
于是,航天基地一处巨大的厂房之中,大量的甲烷和液氧被输送到了发动机之中,点火之后,炽热的气体便从尾部喷射出来,巨大的动能立刻作用到了试验台上。
这种发动机的技术起源于李青松早就掌握的内燃机技术。区别仅有一个:内燃机燃烧甲烷和液氧,是用来推动活塞的,而这里,它们燃烧生成的高压气体会被直接喷射出去。
动力太低了,这种动力可不足以推动一艘飞船脱离星球引力场。甚至于推动一架飞机飞起来都做不到。
“必须要提升燃烧效率和规模才行。”
李青松暗暗想着:“可是这样一来,温度就会太高。我现在耐热材料的性能恐怕顶不住。”
在一处提前选定的空地上,大量的克隆体投入进去,没多久,一座航天科技研究基地便已经建成。
第一次推进试验随之开始。
因为洛神星那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环境,在洛神星上发展的航天科技注定是和地球不同的。
做功方式虽然不同,但燃烧过程都是一样的。
强劲的喷射持续了几分钟时间。看着屏幕之中的读数,李青松皱了皱眉。
这两种东西大概可以算是一种——反正都是依靠燃料燃烧生成高压气体喷出来,由此获得前进动力。
动力高一些,可以挣脱洛神星引力场的,便是飞船。动力低一点,无法挣脱的,便是飞机。
但就算如此,到了今天,它们也已经垂垂老矣,只能勉强飞行了。
李青松在许久之前便一直计划着发展属于自己的航天能力,但限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