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离式集成电路(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十九章 分离式集成电路(1/3)

    畅想片刻,李青松收回了自己的思绪。

    万丈高楼,也要从地基开始打起。

    现阶段的自己,还是先把生产水平恢复到原来程度,才能再说进一步的发展。

    六万多名克隆体忙碌了一个多月时间,被战争破坏的所有设施全部修复完成,生产完全恢复。

    用于建造巨型克隆体培育工厂的地块也已经规划好,完成了前期平整。

    但李青松并未直接将所有空闲的建造力量全都投入进去,他反而开始去做另一件事情。

    研发芯片!

    此刻,已经拥有相当工业水平,可以自行生产内燃机、各种车辆、火炮,可以自行建造各种工厂,修建铁路网、电网,且具备了相当化工水平的李青松,深切感受到,自己现有的,操控克隆体去执行各种工作的模式,其劳动力利用率还是低了一些。

    就比如种植基地,在里面工作的克隆体便需要每天手动调配营养液,手动添加、稀释、回收营养液,手动处理有机物,连割麦子都得手动。

    养猪还得每天手动喂水、打药、手工拌猪食之类。

    更不要说各种工厂和矿产基地了。

    全部都是手动!

    但这种繁琐、稀碎、重复的劳动,是对克隆体体力和脑力的极大浪费。不仅浪费,效率还低。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上自动化。

    一旦有了自动化,便能将至少70%以上重复性的劳动交给自动化系统去做。

    如此,在一个克隆体未增加的前提之下,李青松的生产力便可以凭空提升好几倍。

    尤其是,面对巨型克隆体培育工厂集群这种超级庞大的,总占地面积达到了十平方公里级别的建造任务,不上自动化,单靠手工,恐怕得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

    但要是有了一定规模的自动化,各种建材生产效率极大提升,建造速度也极大提升,说不定一年就能建成了。

    但上自动化,就得先有芯片技术。

    “芯片技术,是未来几乎一切技术的基础。那就先攻克芯片技术好了!”

    李青松下定了决心。

    他直接抽调了一万名克隆体,快速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实验室,并按照自己前期的知识储备,和从知识库之中学到的知识,定制化的制造出了各种设备,准备了各种材料,试验立刻开始。

    此刻刚刚开始尝试自己制造芯片,直接去造技术含量较高的平面式集成电路很显然不具备可行性。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