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星球表面有着一个与其余地方绝不相同的闪亮的光点,就像是星辰出现在了地面上一样。
他心中重新被热血和期待所覆盖。
因为他知道,那颗光点,是自己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带领着总数高达135名克隆体没日没夜的干出来的。
心中一动,来自于地表克隆体的视野便出现在了脑海之中。
他看到一辆又一辆拖拉机在大地上轰鸣,看到一车又一车的氧矿、托林矿、铁矿、铜矿、铝矿运进来,看到一座又一座高炉在喷吐着黑烟,看到一台又一台发电机在彻夜运转。
自己的工业规模整体上来看还很小,甚至于全部加起来,都还比不上曾经地球时代的一个小型工厂。
论及科技程度,那更是差的没影子了。
直到现在,自己都没能实现哪怕一点自动化。
不过没关系,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各种工业基础也已经齐备。
至少对于现在的科技程度来说,工业基础是齐备的。
未来所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的升级改造和完善。
这十年时间的成果,让李青松感到由衷的喜悦。
但更让他感到喜悦的,是另一件事情。
自己此刻终于拥有生产克隆体营养液的能力了!
同时,第一座化工厂诞生。在这里,李青松开始配置一些简单的化工原料,譬如三酸两碱之类。
当然,一开始时候,设备简陋,产量很低,且大部分依赖手工作业。
搭建这个框架用去了李青松一个多月的时间。
此刻,看着仍旧简陋,仍旧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的这些工业设施,李青松心中却有了一种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感觉。
因为他知道,自己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只剩下不断的填充此刻这幅“骨架”。只要自己不断的填充下去,它总归会丰满起来,进而由量变产生质变。
等拖拉机来了后,直接放下空斗,将满载的车斗拉走即可。
这一年,他麾下的人口数量也提升到了47人。
第二年时候,李青松麾下的金属加工厂数量提升到了16座,能生产更多类型的零件,且精度更高。
如此,一个初始简陋版的“电网”便形成了。
从此刻开始,发电机只需要向电网供电即可,高炉、工厂、种植基地只需要向电网取电即可。
而李青松只需要监控电网电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