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具体情况(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章:具体情况(1/3)

    很快,艺术院校的第一批师生就来到了山区学校。

    他们不仅带来了专业的绘画、音乐、舞蹈课程,还带来了很多新颖的艺术理念。

    在一堂绘画课上,一位美院学生手把手教孩子画素描。

    “来,小朋友,你看这条线要这样轻轻地画,就像你在抚摸一只小兔子一样温柔,感受下笔的轻重……”孩子学得认真,不一会儿,纸上就出现了一个简单却充满童趣的轮廓。

    “老师,我画得好不好呀?”孩子仰着头,眼中满是期待。

    “你画得太棒了!继续加油,以后肯定能画得更出色。”

    美院学生鼓励道。

    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在专业指导下如春笋破土,日益茁壮。

    艺术院校师生的支教活动,让山区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每次课程结束,孩子们都会簇拥着老师们,眼中满是不舍,盼着下一次课快点到来。

    林愉看着这一幕幕,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在思索如何让这种合作更加深入、持久。

    他主动找到艺术院校负责人,商议建立长期实习基地的事宜。

    “咱们这初次合作效果太显著了,孩子们受益匪浅。

    要是能把这儿打造成贵校的长期实习基地,定期输送学生来支教,既能给孩子们带来持续的专业教育,又能让学生们得到充分锻炼,您觉得如何?”林愉满怀期待地问。

    艺术院校负责人微微点头,眼中透着思索:“林老师,这想法很不错。

    不过长期支教,涉及学生课程安排、实践学分认定等诸多细节,得回校和各部门好好商讨一番。

    但请放心,我们很有意愿促成此事。”

    在等待艺术院校回复的间隙,林愉又投身到改善山区学校硬件设施的工作中。

    他四处奔走,联系各类慈善基金会。

    一次,在与一家专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金会洽谈时,林愉详细阐述项目需求:“我们山区那所学校,教室破旧,采光通风都很差,孩子们画画、学习音乐的环境太不理想了。

    希望贵基金会能伸出援手,帮我们翻修教室,打造几个专业的艺术教室。”

    基金会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后,提出疑问:“林老师,我们理解您的急切,但项目资金投放需要严谨评估。

    您能提供学校现有建筑结构图纸、详细的学生人数及未来几年的招生规划吗?这些数据对我们判断资助规模至关重要。”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