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召集工部、户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在御书房中商讨水利修缮事宜。他神色凝重,目光扫视众人:“诸位爱卿,水利之事,关系重大。如今我大唐农业发展,水利设施却成了短板。若不及时修缮,一旦遭遇旱涝灾害,百姓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影响。”
工部尚书刘宏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已派人对各地水利设施进行了初步勘察,发现许多堤坝出现裂缝,河道淤积严重,灌溉渠道也多处破损,急需大规模修缮。”
李轩微微点头,接着询问户部尚书赵康:“修缮水利,所需资金不少,户部可有应对之策?”
赵康上前一步,恭敬答道:“陛下,臣已核算过,此次水利修缮工程浩大,所需资金甚多。但为了大唐的长远发展,臣认为应优先保障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我们计划从国库中拨出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各地富商乡绅捐款,共同支持水利修缮。”
李轩听后,深表赞同:“就依爱卿所言。务必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不得有任何拖延。”
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李轩决定成立专门的水利修缮领导小组,由工部尚书刘宏担任组长,统筹负责全国的水利修缮工作。同时,他还从各地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组成技术团队,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水利修缮工程率先在黄河流域展开。黄河作为大唐的母亲河,其水利设施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周边大片农田的灌溉。负责黄河流域水利修缮的是一位名叫周正的官员,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依然信心满满地接下了重任。
周正带领着施工队伍和水利专家,沿着黄河两岸仔细勘察。他们发现,黄河部分堤坝因长期受河水冲刷,出现了多处裂缝,一旦洪水来临,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河道中淤积了大量泥沙,导致水流不畅,灌溉能力大幅下降。
“各位,我们面前的任务可不轻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完成这次水利修缮,保障黄河流域百姓的丰收。”周正鼓舞着大家的士气。
在制定修缮方案时,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采用传统的加固方法,用土石填充堤坝裂缝;有的则建议引入新的技术,使用一种特制的防水材料对堤坝进行加固。周正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