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各个衙门里,官员们的工作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以往,一些官员在处理政务时敷衍塞责,对百姓的诉求置若罔闻,而现在,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认真对待每一份公文,耐心倾听百姓的声音。户部的官员们在审核各地税收账目时,更加严谨细致,不再像从前那样为了私利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会仔细核对每一笔数据,确保税收的公正合理,一旦发现问题,便会立即展开调查。
“大人,您看这份税收报表,这个郡县的商业税申报似乎有些问题。”一位年轻的户部官员指着账本,对户部尚书李明说道。
李明接过账本,仔细查看起来:“嗯,确实有些不对劲。以前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定就轻易放过了,但现在可不行。你立刻去收集相关资料,我们要深入调查。”
这位官员领命而去,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深知,现在的官场已今非昔比,每一位官员都肩负着维护大唐经济秩序和百姓利益的重任。
在地方上,这种变化同样明显。郡县的官员们不再与富商勾结,肆意压榨百姓。他们积极响应朝廷的改革政策,努力推动地方的发展。在一个偏远的郡县,县令亲自下乡,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
“乡亲们,朝廷推行的新政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新的种植技术能提高粮食产量,大家放心尝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县令站在田间,向百姓们耐心地讲解着。
百姓们看着这位亲民的县令,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努力发展生产。
官场风气的转变,也体现在官员之间的交往上。以往,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常常互相攀附,拉帮结派。而现在,他们更多地是在工作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执行朝廷的政策。一次,工部和户部的官员们为了一项水利工程的资金预算问题,聚在一起商讨。
“这项水利工程关系到周边几个郡县的农田灌溉,预算一定要合理,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不能浪费国家钱财。”工部尚书赵勇说道。
户部尚书李明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审核预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讨论过程中,双方坦诚交流,没有丝毫的推诿和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