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自信满满地回答:“大人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修缮计划,此次不仅要修复破损的设施,还要对水利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排水能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宇带领工匠们日夜奋战在水利工地上。他亲自参与工程设计,监督施工进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如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但赵宇并没有退缩。他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他还召集了一些水利专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长安城周边的水利设施修缮和扩建工程顺利完成。雨季来临,长安城再也没有出现积水内涝的情况,百姓们纷纷称赞。赵宇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工部上下的尊重。
除了苏然和赵宇,其他新晋官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改革事务中,与老臣们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着大唐的改革事业向前发展。然而,新老官员之间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和矛盾。
一次朝会上,讨论关于土地改革的具体实施细节时,一位老臣提出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土地分配,而新晋官员则认为应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李轩看着朝堂上争论的大臣们,心中明白,新老官员之间的观念差异需要时间来磨合。他说道:“众爱卿,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唐的改革事业,只是观点不同。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新晋官员有着新的思维和理念,老臣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改革事业做好。”
在李轩的调解下,新老官员们逐渐意识到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开始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在土地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他们结合双方的意见,制定出了更加完善的方案,使得土地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晋官员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了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与老臣们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努力奋斗。李轩看着朝堂上焕然一新的景象,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自己当初破格提拔这些学子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大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大唐的朝堂在李轩的引领下,正朝着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尽管前方依然会有困难和挑战,但李轩坚信,只要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