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旧制弊端渐显露,深化改革势必然(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章:旧制弊端渐显露,深化改革势必然(1/3)

    新政试点的初步成功,让李轩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也坚定了他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然而,随着新政的深入推行,旧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让李轩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在一次朝会上,李轩面色凝重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众爱卿,自新政推行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朕也注意到,旧制度的一些弊端依然严重制约着大唐的发展。今日,朕想与诸位爱卿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根除这些弊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张博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如今新政虽已初见成效,但在土地分配、官员选拔等方面,旧制的弊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土地兼并现象依然严重,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生活困苦。”

    李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忧虑:“张爱卿所言极是。土地乃百姓之本,如今大量土地被少数权贵兼并,百姓生活艰难,这不仅影响民生,更关乎大唐的长治久安。朕认为,必须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限制土地兼并,确保百姓有地可耕。”

    这时,宰相王崇却站出来反对:“陛下,土地制度乃祖宗所定,历经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贸然改革,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还望陛下三思。”

    李轩看着王崇,神色严肃:“宰相,朕并非不知改革土地制度的难度,但如今形势严峻,若不改革,百姓将难以安居乐业,大唐的根基也将动摇。祖宗之法虽不可轻易更改,但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王崇还想再争辩,李轩却不再给他机会,继续说道:“除了土地制度,官员选拔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科举新策虽已推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权贵子弟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官场,真正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却难以出头。”

    吏部尚书刘德微微皱眉,说道:“陛下,科举考试的监管一直是个难题。虽然我们实行了糊名和誊录制度,但仍有一些人钻空子。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和监管机制。”

    李轩沉思片刻,说道:“刘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复试环节,由朕亲自出题,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同时,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一旦发现作弊行为,严惩不贷。”

    对于李轩的决定,大多数大臣表示赞同,但王崇等人却依旧面露不满之色。他们深知,这些改革措施一旦实施,将极大地触动他们的利益。

    接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