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超然物外,脱离凡俗。静如仁山,知者动,仁者静。即使不动手,对手也已经输了气势。
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性如仁山。
入神之人,起身动了,又仿佛没有动。
原来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已经迈开了及其微弱的幅度,外人看起来就好像动也没有。
明明没有起身的动作,一不留神却已经出现在你面前。面色如常,即使经历生离死别,也看不出半分悲喜。
入神之人,没有起身,但身上散发出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却很是吸引人。
即使不特意吸引人的注意力,别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像你靠近。稍微有点天赋的人,可以从你的一言一行参悟到大道,从而升华自我。
随感而应是什么?
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唯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通俗来讲,入神之人已经与天地联系很密切了。他随心所欲畅想,通过周边事物揣测即将发生的事。
观察天地日月星辰运转和万物消长的规律,研究各类生物的特性和习性从中感悟到了一些新东西,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未卜先知体系。
随感而应有三种境界。
第一层境界,知天难逆:就是指知道了命运或者说未来的一些事情,但人力却难以做出改变。
第二层境界,逆天改命:就是指知道了命运或未来的一些事情,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而进行趋吉避凶,但最终都还是无法改变结果。
又能趋吉避凶但又不能改变结果,这是不是矛盾了呢?
非也,他这里所说的结果是指最终的性质,趋吉避凶是指性质的量化质,也就是以前在一些命理文章中所说的定性及定量问题,例如退财是退财的了。
这是结果,退多少这是属于量大小的问题,趋吉避凶只能改变这个。
第三层境界,知命自性:就是指知道了命运,但却不屑于做出任何改变。一生凭心而过,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受任何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