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听言,找了张离向太后最近的椅子坐下。
这时,向太后脸一板,说起:“你将钱总管赶到西郊去了?”
赵宇一听,就知道向太后这几天肯定没少调查自己。
赵宇深知向太后不喜欢卸磨杀驴的人,更讨厌忘恩负义的人,尤其是自从赵煦大量清算了高滔滔时期的老人之后。
基于这些认知,赵宇没提钱总管手脚不干净、喜欢倚老卖老、关键没能力,而是一脸无奈地说:“钱总管忠心有余,能力不足,又严重缺乏斗争经验,今儿臣已得罪死了刘贤妃,以刘贤妃那睚眦必报的性格,定会报复儿臣,若留钱总管主持府务,难保不教刘贤妃找到破绽,为以防万一,儿臣才不得不将钱总管及所有隐患打发走,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向太后听完,神色一缓,接着又试探道:“你既知刘贤妃脾性,那日又为何要与她起冲突?”
赵宇义正言辞地说:“儿臣生母过世多年,先皇更是早早便驾崩了,若无母后抚养,儿臣岂能长大成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
赵宇这话说得向太后心里别提有多舒服了。
在向太后看来,赵宇说得肯定是实话。
当初,林贤妃过世时,原主才七岁,赵偲更是只有五岁,兄弟俩和比他们稍大一点的赵佶,全都是在向太后的看管下,长到了十二岁,才出阁的。
所以,说赵佶、原主和赵偲是向太后一手拉扯大的,并不过分。
只不过,赵佶从小就能说会道、还会察言观色、善于讨好向太后、各方面又都表现得极其优异,而原主和赵偲,不仅各方面都表现得平平无奇,还一个苦大愁深,一个沉默寡言,向太后自然更喜欢赵佶。
但话又说回来,向太后对原主和赵偲也算过得去。
——向太后深知皇家子弟虽有亲疏,但皆关乎皇室颜面与朝局稳定,所以还是尽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如此,赵宇感激她的养育之恩,向太后受得心安理得。
宋神宗死的早。
向太后早年给宋神宗生的一儿一女又早早就夭折了。
向太后自然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这也是向太后最大的软肋。
另一方面,尽管赵煦能打败其他兄弟当上太子,最终当上皇帝,向太后居功至伟,但赵煦明显跟他的生母朱太妃更亲近,对向太后也只不过是还算恭敬而已。
这不仅让向太后的处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