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过得忙碌而充实。
自打他被万历小皇帝在经筵上提名后,一时间成了诸多官员的重点观察对象。
他去内书堂讲学。
一众不当值的官员胥吏都去旁听。
有奔着学习去的,有奔着挑错去的,还有的只是为与他结识一番。
严重影响了内书堂小宦官们的学业。
最后司礼监派遣太监值守,把控官吏出入,才缓解了一些。
饶是如此。
沈念讲学的情况还是被一些人传播了出去。
除了讲稿。
沈念自成一派的肢体动作与表情也都被传扬了出去。
有夸赞的,也有抨击的。
抨击者大多都称沈念讲学有损师道尊严,还有人上奏称沈念讲学态度不端,应改之。
张居正看到此奏章后,直接批复道:“沈念之讲,实有益于陛下课业,百官皆应习之。”
此批复一出。
朝堂内外满是夸赞沈念的声音。
张居正如此力挺沈念。
一方面,是因沈念讲学确有独到之处。
另一方面,是因沈念讲学,就是纯粹讲学,从不乱议时政,不像一些大儒那般,夹带私货,嚷嚷着一些“报国救世、澄清天下”的虚话。
张居正俨然已将沈念当成经筵日讲官来培养。
渐渐的。
京师的一些私塾教习们也都开始模仿沈念。
虽远远达不到沈念的水准,但却让整个京师的学堂私塾都多了几分生气。
这也让沈念在京师获得了一些薄名。
……
在马自强的亲自关怀下。
沈念的工作重心渐渐从检阅史志变成了修撰起居注。
修撰起居注之所以是大美差。
是因除了能够立君左右外,还能接触到大量奏疏。
常朝议事、君臣召对、内阁议事的一些奏疏,沈念都能看到。
这无疑能快速扩大沈念的见识,使得他对大明朝局之事越来越了解。
仕途一道,可谓是搭上了扶摇直上的青云梯。
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这样走出来的。
……
四月初一,天气渐暖。
近午时。
检讨厅内。
沈念正在准备讲稿,突然感觉眼前一昏,然后昏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