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平安则笑道:“我看挺好,她聪明,帮忙记录完全没问题。”
这也算是宠爱吧,能为任何理由创造关照的机会,但作为父母,怎能没有原则?
面对此情此景,张慧茹感到有些无措,选择了保持沉默。
王老三附和道:“就这样决定了,明天起,圆圆就是我们的小助手了。”
说着,陈圆圆兴奋地点头表示同意。
饮了一杯酒后,陈平安对张立国饶有兴趣地质问:“大哥,这些屋子产权是怎么回事?我是问,它们的归属权属于谁?”
对于这个问题,张立国也没有明确答案,只摇了摇头表示困惑。
接着,张明华开诚布公地解释:“这里有两类产权,一类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大约七八家家庭像我们一样。
剩下的是集体住宅,产权归属于街道住房管理委员会,这些是根据街办的劳动配给分配的居所。”
最后,他又提出了疑问:“那么盖新房,或许我们需要去询问街办的看法吗?”
张明华笑道:“今天下午,我已经就这件事跑了一遍,与物业的郑主任聊过。
他的看法是,如果是私有房屋,业主需自费一半,剩下部分负担。
房产的所有权归物业公司所有。
全由出资的情况,这项政策已经在推行中。”
陈平安接着问:“那么赔偿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
张明华答复说:“大体上,每一户赔偿额度不超过三百元人民币。”
他在心里计算了一下:他家里有三间主屋及两座厢房,换算成四个单元来算,能有1200元赔偿金。
自己只需承担600元,剩下的国家会出,生活还不算糟。
但他希望能借此改善居住条件,因此梦想建一所独特而开阔的房屋。
他已在脑海里构思了房子的布局蓝图,按照这样的规划,仅靠这点赔偿金购买建材显然远远不够。
考虑到这些因素,购买现成院子或许更实惠些。
那时候,四五千块钱足以买下一个拥有院子的家园。
然而这座祖屋承载着祖父的遗愿和母亲对家族传承的责任。
无论如何都要重建,他对此感到义不容辞。
这样一来,他在购房与自建房屋之间左右为难。
其实他心底渴望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