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不言不语。
见这位天子似乎若有所思,曹真赶忙为自己继续追击创造机会:
“陛下,这也是为何臣让前部六千人马衔尾追击的缘故了。
“斜谷栈道长三四十里,蜀军既负粮草辎重,又护伤兵缓行,更有我前部衔尾追击。
“最快也要明日清晨方能走下栈道,进入斜谷。
“斜谷又长二三十里,更是一路坦途,可以跑马。
“臣已用前部迟滞蜀军退军速度,不让蜀军有时间破坏栈道,亦不许蜀军有片刻松懈。
“我无暇休息,彼亦不得喘息。
“则明日清晨,我大军必可在斜谷追上蜀寇!
“今夜且让虎豹骑休息一夜,明日凌晨进发。
“而一夜不得片刻喘息的蜀军,明日进入斜谷之后,面对咱们养精蓄锐的虎豹骑又能如何呢?
“唯有弃了粮草辎重望风而逃,又或等死而已。”
曹叡闻听此言,仍旧不置可否。
这一刻,大魏前部的将士已经跟着蜀军上了栈道,与蜀军隔着几十步的距离,步步紧逼。
更远处,蜀军行军速度也正如曹真所言,确实不快。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伪汉一州之地,国用不足,如何愿意弃了粮草辎重而逃?
“斜谷之中,会不会还有埋伏?”大魏的天子终于还是道出了心中莫名其妙的忧虑。
曹真一滞。
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想过。
然而谨慎是好事,可过于谨慎,过于高估敌人,虽未必会坏事,却也同样成不了大事。
“陛下,今诸葛亮败陇右,刘阿斗败关中,就连欲叛投伪汉的上庸孟达,同样为司马仲达所斩。
“我大魏三路连胜,势如破竹。
“彼伪汉三路连败,危如累卵。
“臣以为,如今正是夺回汉中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陛下可诏命西路张郃五万大军击阳平,东路司马懿三万大军击城固,中路则由臣入斜谷出箕谷,紧随伪帝之后!
“我大魏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军临汉中!
“蜀寇兵不过五六万,更连遭大败,士气大丧,如何能挡我锐气?!
“陛下此番御驾亲征,若汉中重入我大魏之手,则陛下之天威不日将布于天下,巴蜀可传檄而定矣!”
曹真说得激动。
曹叡也听得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