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两面夹击之下,蜀寇军心必溃,诸葛亮必一举成擒!
这也是为何张郃一直纵部缓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是想让祁山堡再多拖住诸葛亮一日,好让郭淮出于敌后之策万无一失。
心思重重又行了十几里,又一骑打马自祁山方向朝张郃三百骑而来。
“右将军,祸事了!祁山堡已经被蜀寇夺下了!”
“什么?!”张郃这下是如遭雷击。
刚才打马南行路上,他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十有八九只是诸葛亮害怕再不走就会被自己衔尾追击,所以才会在天未亮时仓皇拔营而走。
谁曾想?!
“高刚误我!”张郃大怒,须发皆耸。
祁山堡可以说是整个陇西最为易守难攻之地,没有之一,怎么可能在一两日就被攻下?
只能是高刚举堡献降!
他怎么能举堡献降?
他难道不要妻子儿女了吗?!
如此一来,我的不世之功不就要泡汤了?!
即使张郃一辈子谨小慎微,忠于职事,临了临了终于独自领军大胜一场,终于证明了自己,但随即又有郭淮献不世奇策,于是这种在死前立下不世之功的执念便开始萌生。
他从来不是害怕晚节不保之人。
毕竟在大败马谡之前,他一直被督来遣去,根本无节可言。
就连同为降将的张辽,都曾持节督他出来打仗!
他只觉不忿与羞耻。
他确实想以不世之功来证明自己。
都是降将,我绝不比张文远差!
然而如今祁山堡竟被拿下,他的不世之功似乎在离他远去。
这种强烈的期待感即将破灭的感觉是极让人疯狂的。
距祁山堡还有五六里时,他打马奔上一座矮丘,远望祁山。
这座祁山他没来过,但听郭淮细细说过。
此堡凿山为城,内里中空,可容三四千人。
而山上又建碉楼与城围,几与城池无异,又可容数千人。
堡内更有地道直通地下暗河,所以水源无忧。
唯一的问题就是堡中薪柴未必有多少,一旦屯戍过久,没了薪柴,就要吃生粮,会极大消耗士气。
但话又说回来了,万一堡中真守了五六千人马或者更多,你不派个两三万人将整座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