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散发满满荷尔蒙的背部即便在冷雨的浇淋中,依然散发足够的热量,通过肢体的接触,传递给谢安民暖意。
这暖意使谢安民像大雨中求生的小动物,贪恋地抓牢,不舍放手,最后干脆连脸也埋在那温暖、宽厚、充满男性气息的背上。
钟子期将谢安民送到乡村振兴大酒店门口放下,又发动车子,冲进雨雾,很快身子就消失在雨雾中。
这人真有意思。
谢安民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前台,让服务员帮忙送去修理,自己则回房间洗漱换衣。
站在花洒下淋浴,温热的水从头顶浇下,谢安民本能闭上眼睛,却蓦地被一种奇怪的感觉包围。
她猛地睁开眼睛,关掉水龙头,双手抹掉脸上的水,大喘了一口气。她竟然在回味抱住那个年轻男人的腰,把脸贴在他背上的感觉。
洗完澡,换上一身宽松、休闲的白色t恤和深蓝牛仔裤,吹干头发,戴上一顶鸭舌帽,谢安民看了眼镜子中的自己:看起来还是很青春的,一点儿都不像三十多岁的样子,不施粉黛,还有点清水出芙蓉的意味。
离开房间,乘坐电梯下楼。
这家酒店虽然坐落在村庄里,却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外观设计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大堂装修精美豪华,人工与自助办理入住的智能终端相结合,全息投影的导航系统,都让客人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
大堂一侧,布置了古朴雅致的白茶展台和开放式的茶室,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女茶艺师,正以优雅的姿势为客人泡茶,一边泡茶,一边讲解茶道,脸上挂着温柔而清新的笑容,客人们一边品茶,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下榻在这家酒店里的客人们,每天晚上都能享受到的福利。
谢安民之前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大堂,享受一下这样的清闲时光,好消解自己白天深入田间地头的疲劳。
但是现在,她停住自己走向茶室的脚步,调转方向,走出酒店。
大雨早已停下,夜幕却也降临了。
整个村庄浸润在蒙蒙夜色里,别有一番韵致。
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村集体负债几十万元,二十来个自然村分散在偏远山头,村民们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破旧的茅草房、木瓦屋。后来,经济能人王恺被劝回村担任村书记一职后,带领全村实施“兴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