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浅绛彩方瓶(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章 浅绛彩方瓶(1/3)

    “不知者不罪。”

    徐松还犯不上跟她置气。

    不被理解的经过,他经历太多了,如果要置气,早就被气死了。

    这时候,张建国在电视柜前喊他:“徐师傅徐师傅,这就是我家老房子摆着的那对摆瓶,您瞧瞧,是老瓷吗?”

    徐松走过去,将封装阴瓷茶叶罐放在一旁,细细打量那对摆瓶。

    因为父亲喜好古董,这些年没少往家里买老物件,甚至买了不少在老娘眼里是垃圾的老瓷片,徐松自小耳濡目染,别的不说,单就瓷器这方面,还真有所了解。

    特别是,他做‘殡葬服务’这门生意后,对于古瓷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是如饥似渴,没事儿的时候就往博物馆里钻。

    毕竟这关乎着他吃饭的门路,不学不行。

    这对摆瓶属于方瓶中的一种,但不是常见器型,高约四十公分左右,器分六面,盘口束颈,两侧设花枝形双耳,三层台式折肩,腹身多波浪纹起伏,底承高足座。

    器型就很别致,市面上很少见。

    另外,器身白釉为地,腹身以浅绛彩绘山水人物纹,并以墨彩题诗文,落一方形红款。

    徐松仔细辨认,发现款为“仙槎”。

    “仙槎?”

    徐松过了过脑子,这才意识到仙槎是谁。

    清末民初时期的匠人,钱安,安徽黟县人,号仙槎,别署清华、惜花氏、斋名映莲轩,是为清末民初的浅绛彩大师,更是艺精而多产的彩瓷名家。

    不过跟八大山人比起来,名声差了不少。

    如果不是古玩圈的人,还真不知道他是个大家。

    不过,这些年仿民国名家的假瓷不少,徐松没敢大意,将其中一款方瓶拿起,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番底部。

    底部同样施白釉,底足有自然磨损痕迹,胎质不算细腻,但比寻常瓷器的胎骨要更为紧密。

    看到这里,徐松基本已经可以确认,此对浅绛彩山水人物纹方瓶,是为仙槎真品。

    “还不错,是老瓷,民国时期的婚娶陪嫁品,做工还行,这一对差不多能值个四五千块钱。”

    徐松将方瓶放回电视柜,望向张建国,“可以跟我兑,不过你得给我添六千块。”

    “啊?”

    张建国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许他不想自己说,于是望向他媳妇。

    张建国妻子怒其不争地瞪了他一眼,当转头面对徐松时,脸上顿时挤出笑容,“徐师傅,您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