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室后,陈默并没有坐回座位上,而是顺势双手抱胸靠在桌子旁,盯着窗户上隐隐倒映出来的身影,有些怔怔出神。
尽管窗户的倒影很淡,很模糊,陈默依旧看得清楚,那上面同样是一名青涩的男生,熟悉又陌生。
半晌。
他转过身子,看向教室后方的黑板上,那里红色粉笔写着一行显眼的大字——距离高考还有253天。
“距离高考还有二百多天。”
陈默轻着声重复一句,而后,转过头将视线再度放在教材上“高三一班”的字迹上。
联想刚刚唤醒自己的课间歌声。
没错,今年是九八年。
1998年,不正是自己前世报名参军的时间点吗?
陈默扫了一眼教室里,看到其他同学要么在聊天,要么在盯着书本,当然了,有些就跟董柯洋一样,弯腰也不知道在桌子斗里翻什么玩意。
抑制住内心的情绪波动。
陈默快速坐回到椅子上,开始陷入沉思。
1998年,是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说是转折点都不为过。
眼下这个时代,哪怕读了高中,也没多少人真的期望能上大学。
一来是大学太难考了。
这年头,高校还没扩招,考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部分人更是初中都没读完,高中毕业都已经算是高学历了。
二来,就算考上大学,绝大多数家庭也都供不起,农村孩子全家那点三瓜两枣,根本撑不住一个大学生的开销。
譬如某个电商平台的创始人,当初上大学还是全村一起捐了五百块凑得学费。
陈默是豫省鹰城父县人,在他们这里,许多孩子读书读到高三,家里基本就开始托人,找关系给孩子谋生路。
有些能熬到毕业,有些干脆高二读完就去鹏城或者羊城之类的大城市打工。
这年头,南下打工是一股刚兴起的热潮,在工厂里面赚得工资,可比在农田里忙一整年卖庄稼赚得多了。
陈默的家庭很普通,父亲有个木匠的手艺,但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地里农活干不了太多,平时都是帮着人干点零工补贴家用,母亲则是个地道的农民。
印象中大概就是这个时间点。
家里人瞧着邻村的孩子有人去当兵,回来还长壮实了,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