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会败,还来挑衅,难道女国的国主是傻瓜么?”
“再者,大齐周围有数个诸侯国,而我国这些年来,重农轻武,一旦交战,其他诸侯国是不是也来分一杯羹呢?”
“如果多个诸侯国一起夹击,大齐岂不是危险?”
“此外,女国与我大齐已有数百年的恩怨,常年战乱,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作为臣民,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如何消除战争,而不是一味的坚持战争。”
还有一层意思,姬衍没说。
那就是,每一次打仗,都会消耗巨大财力,还得死数万人。
而他这番说辞,郭元显然是不认可的。
“殿下,照你的意思,我们非但不该攻打女国,反而应该去委曲求全了?你这可是叛国思想啊。”
“我是皇子,你不过是个臣民,我叛不叛国,由不得你来说。”
姬衍这番话,阁楼上的太上皇听的是一清二楚。
每次国有战事,朝中人无一不是想解决敌寇。
中原地带的战乱,已经五百年不曾平息了,大齐的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消耗掉的。
国弱则民穷,打仗只是治国的需要而已。
他微微点头:“好孙儿,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可楼下,那郭元咄咄逼人:“殿下,你方才所说的,并非谋略啊,只是一些看法罢了。”
“你急什么,我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为伐谋,女国兵犯我境,一定留有后手,不是有他国支援,就是有人暗通女国,需要先查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中策为伐交,在查明原委后,派人去女国说合,可以联姻的形式来建数年的太平。”
“下策为伐兵,若女国不肯,我大齐也不是好惹的,国内兵精将勇,灭了女国也绝非难事。”
听到这三策,楼上的太上皇不由得感慨道:“好孙儿,思路清晰,纵横之法运用得当。”
“唉……如果昌兴能有这等谋略,我还愁什么呢。”
虽说是京城最繁华的酒楼所在,但酒楼老板怎么会扯到谋略上了。
郭元折扇一开,笑了笑:“不妨事,比什么都行,老板,出题吧。”
“二位大才,小店蓬荜生辉。”
“不过,既然是小店主办的这次比赛,那当然以小店做东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