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平和泰平(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平和泰平(1/5)

    欢迎去给军阀投票。军阀有你有我、更加精彩!

    链接请支持参军的正版。你的每一个点击,推荐。月票,都是对参加最大的支持!

    本书作者介绍:

    支持参大教程:

    近十章更新

    连载总目录:当奥匈帝国使团抵达北京之时,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青年土耳其革命党”起义,“青年土耳其革命党”是由一批年轻军官、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他们要求结束哈米德的专制统治,随之在伊斯坦布尔成立的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控了政权,苏丹宣布实行876年宪法和恢复议会制度,标志着奥斯曼帝国进入二次立宪时期。

    帝国枢密院连夜进行了紧急会议讨论奥斯曼帝国的局势,没在京城的宗教领袖和政经界要员同样被传达了此次会议的记录。

    毫无疑问,奥斯曼帝国将会迈入现代国家行列,但与之而来的,是地区动荡和几乎可以预见的分崩离析,早就听闻在巴尔干地区的一些民族领袖,以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为主体组成了巴尔干同盟,来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和压迫。

    枢密院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要不要对奥斯曼帝国的局势进行干预,以及欧洲各国对此的反应。

    俄国和奥匈帝国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动荡自然会乐见其成,更会趁机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至于外高加索地区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争夺,胜负已经可以预见。

    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感情应该最为复杂,英国人不愿意看到一个庞大无匹的阿拉伯帝国,但又不希望看到奥斯曼帝国被消弱,以前是需要借助奥斯曼帝国对抗俄国西进,现今则担心土耳其地区成为中国人的跳板而进一步影响欧洲力量对比。

    李鸿章是帝国首相,在枢密院会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他并没有怎么吱声,因为看看枢密院成员吧,囊括军政商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许多人身居平远军亦或摄政王政权高位时,他还是刚刚投靠平远军的落魄书生,一些大佬并不怎么买他的帐。

    和一帮战功赫赫的老头打交道,甚至可以说对这位帝国首相是一种折磨。

    最后自是叶昭乾纲独断,提议帝国外务部门同奥斯曼联合进步委员会加强联系,静观其变。枢密院会议的结果虽然在帝国宪法中没有法律效力,只是大皇帝私人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但实则对中央政府的决策效果,同决议并无二致。

    讨论奥斯曼局势的同时,枢密院又对阿富汗局势进行了一番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