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总,我跟这个人聊过几次,他的经历与这部电影里男一号的经历基本一样。为了核实此事,我也联系到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果不其然,导演就是根据这人的经历拍的电影……”
“打算什么时候成稿?”于崇明打断年轻人的发言,相比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表现欲,他更急于知道结果。从事媒体行业这么多年,于崇明心里很清楚,时效就是稿件的生命。
“下周完成。”张智尧也很干脆。
于崇明沉默。
“智尧,你的这个选题很不错,切合热点。不过,你刚才也说了,眼下网民对此类事件很关注,既然是热点,我们就要抢热点,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这条稿子你得往前赶。”曲长国很明白于崇明的沉默意味着什么,他恰如其分地为这种沉默进行诠释,又借机对张智尧的新闻敏感性给予肯定。
“这样吧,我们会后立刻启动这个报道,”向北见状赶紧救场,“智尧,你手头的其他题目如果不着急的话,先放一放,重点经营这条稿子。另外,需要人手支援吗?”
向北也曾手把手带过张智尧半年,了解这个年轻人的业务能力,也知道他的问题所在。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张智尧还需要再历练几年。
“听领导安排。”张智尧语气里透出不屑。
于崇明显然已经耐不住性子,没等曲长国发话,就使出自己的特权,“向北,你安排一下这次报道,记住我给你的期限,这周五之前,必须把稿子给我。至于车辆,我来安排。”
散会后,向北把张智尧、罗方伊叫到身边。
“会上于总的话你们也听到了,智尧,你很聪明,这次报道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我就不再强调了。我也不再安排其他人跟你搭档了,这次就让小罗给你做帮手,你好好带带她。”
安排谁与张智尧一起去做“失孤”的报道,向北经过了反复思考,思来想去,罗方伊无疑是最佳人选。一来,张智尧争强好胜,与人合作较难,罗方伊刚好可以与张智尧互补。二来,让一个实习生与张智尧搭档,没有了抢活的担心,在考核上于他有利。
第二天,张智尧和罗方伊坐上单位的车辆,朝着东津奔赴。
向北这周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