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那一天,他觉得自己总结了那么多道理,记录了那么多道理,是时候宣布自己就是那些道理的主人了。
那些都是他亲身经历总结得来的,他是亲身悟得诸多道理的主人,那是他自己的神仙本。
别人的道理,大多来自于别人,那是别人的亲身经历。他自己的道理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总结着一天的得失,在记录着很多的人生道理。
他在总结一段岁月的得失后,沉淀下来的道理,成为了他自己当时的人生道理。
那些在过往岁月里别人的道理,大都与别人休戚相关,与他无关。
陈尘在审视着那才子或者自身一路走来的功过得失。
最后那才子的道成为了那才子自身的东西,别人的道也成为了别人的东西。
那才子在区别那些道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不跟别人同流合污,只肯占据自己的那一份明悟得来的道理。
别人的那份他不要,别人也有过人生经历,别人也有过经验总结,有些大家都有的道理只是各有当下,各有千秋,各有曾经的份额,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道理。
经历谁都有,总结谁都有,道理谁都有,不是谁发现了一个道理,往后那个道理都是他的。而是人生各有经历,各有总结之时,谁都有一百几十年来的些许总结,些许人生感悟,些许道理,都在人生中有了分属,都在岁月中有了千秋,有了岁月的划分。
往后的子孙后辈,也终有一天会有人明悟到些许道理,那道理也许与那才子明悟的相差无几,甚至是相同,可那已经是子孙后代的明悟,与他无关。
道理相差无几,却各有千秋,各有自身经历的那一段年岁,各有自身的经历来明悟。
最后那才子只取自己那一段岁月明悟得来的道理,别人的明悟他不要,别人的份他也不要。
他只要自己一生经历所得到的人生经验,回忆,以及人生道理,别人的送给他都不要。
陈尘成为了那才子,那才子在人生中匆匆行车。
黄帝内经的诸多知识还在书籍里,陈尘却很少去翻开。
本草纲目的知识还在书籍里,他却已经看完。
道德经的白话文翻译版本十几二十万字,他略微翻看了一下题目,看了几章,却很少使用。
周易一连四卷,那四卷像是包含了无尽的曾经却抵不过那才子的道初,抵不过那才子的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