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缓缓起身,不由轻叹道。
“孩儿觉得,可行,不过条件,不是很成熟。”
袁熙严肃地分析着,现在袁绍手上实力不太够。
“哦?显奕,说说你的看法。”
袁绍上前一步,拍了拍袁熙肩膀。
“其一,新皇的人选,其二,朝中大臣的态度,其三,天下民心导向,其四,诸侯的支持,其五,二叔的意见。”袁熙掰着手指,一一解释道。
“嗯,我儿言之有理,不过此时,乃天赐良机,如若错过,就没机会了。”袁绍也晓得,这件事的利弊。
“如此的话,父亲可有人选?”
袁熙看着袁绍,试探性地问道。
“刘虞。”袁绍看了眼地图,幽幽地说道。
“如此,父亲当再探探,二叔的口风,这两件事若是能成,我们袁家当有,五成的把握。”袁熙谨慎说道。
“嗯,好,为父即刻休书给,刘虞以及袁术,成不成,看天意吧。”袁绍也不是,很确定地说道。
任何策略,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不然就会,夭折,能否落地,还要看当时背景。
袁熙:唉,可惜啊,怕是我那二叔,会从中作梗,真是猪队友。
袁术:阿嚏,谁说我坏话?
。。。。。
刺杀董卓,时间调整为,192年。
191年主线,袁家和公孙瓒,对垒冀州。
然后到了年底,以及第二年初,便是界桥之战
。。。。。
于是,袁绍分别休书一封,给刘虞以及袁绍,阐述了自己另立朝廷的意愿。不过,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袁绍信中写到:
先前我同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想使海内,见中兴之主,今之天子,非灵帝血脉,我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公路以为如何?
袁术回复道:
弟以为不可,今圣主陪睿,有周成之质。
董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
袁绍继续回道:
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乎?
但当使兵,往屯关要,不久以后,当自蹙死,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见子胥,怎可北面侍贼?望弟三思。
袁术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