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四目相对,张濯眸光如海。
走进慈宁宫的门,已有奴才将皇帝的披风解开挂到木施上去。
皇帝走到太后面前行礼:“母后。”
太后将手中的奏折翻过一页,写下两行朱批,才淡淡道:“你可知错了?”
她不是个严厉的人,语气虽然没有训斥之意,却已经算是句重话了。
皇帝直挺挺地跪下,既不为自己声辩,也不回答太后的话。
太后便任由他跪着,继续批折子。
殿里除了他们母子俩就只有郁仪,孟司记在地罩外对着她使眼色,郁仪懂了,于是便将手中的书卷拿起来递到太后能看到的地方:“兴平二十四年经由运河北上的货物总共有四百六十七船,等到了兴平二十五年,就变成了七百四十八船,比前一年多了一半。”
太后用余光扫过,随后道:“你觉得有问题?”
“景帝时曾有商船以运送货物之名囤积军械,还是被人看出船身的吃水深度远超以往,才得以被发觉。除了军械,有时也可能是私盐或精铜精铁。”
太后听罢倒是露出赞许之色:“你的确是敏锐。时间过了这么久,哀家也不瞒你,那一年之所以商船增多,是因为哀家命人运了一批军械以备无虞。”
她的手指染着绚丽的蔻丹,轻轻点了点纸页:“但更重要的是,那一年从南面运了很多木料来,为的是给先帝……”
那一年先帝已然病重,这批木料为的是给先帝建造梓宫。
郁仪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虽然都开春了,天气总还是寒浸浸的。”
郁仪顺理成章地接话:“地上冷,娘娘还是让陛下先起来吧。”
太后看向皇帝:“瞻徇,若你父皇还在,哀家今日也不会为难你。”
“森林中有百兽,若狮王羸弱幼小,必被分食而死、曝尸于野。这群人中的确有人罪不至死,可若哀家今日不杀他们,他日朝臣群起而攻,你又如何自保?”
听太后说完如此一席话,皇帝终于抬起头来,他用很轻很低的声音说:“可汪又是儿臣的右司谏,和儿臣一起长大,宛如手足兄弟一般。”
右司谏供职于右春坊,曾是东宫的属官,是从皇帝还是太子时便伺候左右的伴读。
太后执笔的手停在半空:“此一案,汪又的父亲是主谋之一,那些随承恩寺出入的打手都是出自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