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濯却记得皇帝前一世的样子。
刚愎决绝,不徇人情。
重用严刑酷吏,几乎屠尽大齐半数功臣。
就连苏郁仪都死在他的严刑峻法之下。
而昔年琼枝玉树、渊清玉絜的张显清也死在了太平十年的冬天。
活在世上的只是他的空空皮囊。
自苏郁仪死后,张濯愈发口恭体顺,心甘情愿成为皇帝的一把刀,供他驱策、为他所用。
太平十七年,张濯被世人称为大齐第一佞臣。只因他上媚于君,下令群臣,削金断玉,无恶不作。
七年间,张濯大权独揽,生杀在握。
彼时的张濯已年过不惑,阴郁冷酷像是从阎罗殿前走出的阴司判官。
整个紫禁城,几乎血流成河。其中既有皇帝的授意,更是他的推波助澜。
就连皇帝都不知道,对张濯而言,他余生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替苏郁仪报仇。
他要站在人臣所能达到的最高处,让伤害过她的人战栗,让这天下都为她陪葬。
包括皇帝他自己。
太平二十年的冬天,张濯联络宁王发动戊辰政变,将皇帝囚禁于宗人府,迫使他重查苏郁仪一案,为她正名,重塑金身。
他亲写挽联: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
张濯也说不清自己这一辈子杀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是间接因为他而死。
纵然他重新回到了太平三年,许多事尚且没有发生,张濯却深知那些血腥的、令人作呕的过去,早已成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早已不是那个高卧林下,满怀冰雪的张显清了。
世人如今对他的赞誉和称颂,何尝不是另一种凌迟之刑。
但是,当他望向苏郁仪的眼睛时,那双眼睛像小鹿一般干净又赤诚,看不见半分尘埃与瑕疵。
张濯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刻金阳璀璨,春和景明。
二十九岁的张濯在十五岁的小皇帝面前站定了身子,慈宁宫的丹墀上寂静得连鸟鸣声都听不见。
又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故人相逢。
张濯唇畔噙着一抹愈发谦和恭顺的笑,徐徐对着皇帝长揖。
苍云秋水,青林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