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鸿知识层面尚不能完全明白融资成本、运营成本对于一个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只是觉得央企的人工成本如此之高,又无产业链的优势,着实不应该啊!
清鸿和小任的项目,算是挽回商务部三季度的脸面,不至于颗粒无收。工程部按流程筹划着项目的开工建设,其它部门有条不紊地配合着开工前的准备,很快大家都把特许权投标的遗憾抛之脑后。
毕竟光伏应用项目的投资并不是“中联光伏”的主业,只是章伟、徐花、王旭在公司沉寂了一段时日,意志消沉。
此时唐莹莹的海外业务部已筹建完成,部门年轻、活泼,几个异样的国际友人的面孔更添张力,一派国际化经营的景象,同时商务部的日常行政管理大权已紧紧地握在了唐莹莹的手里。
一直在思索,那时的清鸿一直觉得项目的建设成本才是特许权投标度电补贴报价最主要的依据,于是有意整理网络中每个项目报价所支撑的数据。
组件价格是项目投资成本的大头,但是针对此类项目组件在市场上的成本相差无几,工程施工一直是“中联光伏”的优势,不至于拉开如此大的差距啊!
也许关于项目投资更深层次的知识,清鸿还不具备理解的水平,但随着传统电力安装企业的转型、光伏制造企业的副业拓展以促进主业产品的销售,让光伏应用项目epc建设行业的蓝海商机转瞬消失殆尽。
“中联光伏”的王者地位,还没有低头,皇冠就掉了下来。各大知名的光伏制造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epc项目管理,光伏产品链的优势辅以项目epc业务的拓展更具有成本的优势。
传统大型电力安装企业,根深蒂固,真要转型做光伏项目epc建设,简直是易如反掌。甚至各大电力设计院、电力三产安装等国有企业,以支持新能源发展为口号,纷纷成立相关部门,都想在光伏应用建设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项目epc建设的投标接连失利,公司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无情的现实,更多地抱怨市场的扭曲和一些企业的恶性竞争,殊不知在先进技术未产生效益前,产业链的优势和高效管理才是竞争的关键。
“谐力集团”一直专注于光伏上游产品的发展,针对光伏项目epc建设中的核心产品组件、逆变器等并无远景规划。
集团一直对外声称自家的光伏上游和行业内的中游企业互补,一旦涉及发展中游组件、电池片等产品的制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