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谢谢。”
走进小屋,不大的屋子里摆着不少书,正前方的小桌子上放着纸笔,看来主人刚把它们丢下。
梁宁说明来意,表示他们会刊登这篇小说,但是负责人也提了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这个时期的北平文艺并没有任命过主编,而是称呼“主要负责人”。①
稿件拿出来,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一目了然。
李稻花拿到稿件,请梁宁坐下,自己当即开始修改。
边修改边询问梁宁的意见,看自己修改的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再修改。
修改稿件对李稻花来说简直不要太正常,北平文艺的修改意见已经很详细了,比穿越前老板那些莫名其妙的修改意见好太多。
以前的老板只会说“我觉得不够吸引我”“没有抓住爆点”“你再改改”“还是用第一版吧”。
两人在小小的房间里修改了将近一个小时,把所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都修改一遍,甚至是给出几个版本。
别人改稿子,一杯茶,一支烟,一张稿子一整天。
磨洋工肯定也是在有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在写的时候,本来就是精益求精,在看到修改意见之后,会对修改意见产生质疑。
带着这样的质疑,和对自己稿子的爱惜,修改起来自然困难许多。
李稻花不一样,只要能发表,有稿费,你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别说小改,大改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是她现在缺钱的时候,等以后不缺钱,想法就又不一样了。
眼睁睁看着李稻花修改完,梁宁小心的把写的满满的稿子装进包里,她还要尽快回去。
虽然她觉得这稿子已经很好了,可最终能不能通过她说了不算,主要负责人说了才算。
“那我就先回去了,不出意外的话,您的这篇稿子会在下期刊登,到时候我来给您送稿费和样刊。”
送稿费样刊是假,梁宁的主要目的是约稿,改稿的时候她可是看到了,稻花老师正在写新小说,或许可以提前看看适不适合他们杂志。
“麻烦你了,如果稿子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联系。”
目送梁宁离开,李稻花嘴里嘟嘟囔囔的,盘算着这篇小说能挣多少稿费。
79年,依旧实行的是低稿费制度,千字2-7元。
《李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