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发蒙的选择(3/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八章 发蒙的选择(3/5)

?我听说他虽出身儒学世家,但家境贫寒,自幼爱学勤思,为做文章呕心沥血。每出一篇,辞藻便惊艳四座,令人赞不绝口。而他平日也好《汉书》、《史记》,既然精通史学,当也是务实之人,可以说是上上之选了。”

    谁料刘瑶还是拒绝说:“也不成。”

    这回拒绝的理由十分简单,刘瑶前倾身子,低声道:“三天前,左太冲向陛下上表,自称要耗费十年时间,写一篇独冠古今的三都辞赋,但又恐积累不深,所以请求陛下任命他为秘书郎,到兰台内观书。陛下以为这是文坛盛事,已经答应了。”

    接连两个人选都被刘瑶否定,希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里也感到纠结和难过。就给孩子找一个适合的老师,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却没办法做成吗?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事情,随便找个有些知识的老儒士便可以了。但张希妙有些不甘,总觉得这样放弃就认输了。她只好把求助的眼神投向刘瑶,希望他能给一个好的人选。

    刘瑶也知道弟妹的想法,对他来说,他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刘羡也就像亲生孩子一样值得照顾。但好的老师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也一时半会不知道从哪里去找。

    顶着希妙的目光,刘瑶手抚下颌陷入沉思:如果只是关注洛阳的名士,恐怕已经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如果把隐士算进来呢?还有那些在致仕和守孝的士人呢?只要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把崆峒、龙门、嵩山、邙山等地方也算进来……等等,邙山?

    突然间,一个高瘦的人影窜入刘瑶的脑海,他有一张苍白熟悉的面孔,挂着平凡的笑容,让刘瑶感到怀念又惋惜。

    “或许可以问问他……”刘瑶自言自语道。

    希妙却听不明白,茫然地等待着二兄的下文。

    “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我拿不准他会不会答应,毕竟要考虑避嫌……”刘瑶再次敲击桌案,叹着气苦笑道:“明天我就带辟疾去见他,希望他不要拒绝吧。”

    张希妙愈发好奇了,她问道:“二兄说的是谁?”

    “前大将军主簿,陈寿。”

    “奇怪?”

    费秀开始一一历数起来:她经常看见辟疾在家里翻箱倒柜,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可最后什么也没找到;她和来福他们家长里短地聊天,辟疾就会神出鬼没一般地突然站在旁边,什么也不说;最奇怪的是有一次,她甚至在半夜散步时,看见辟疾悄悄溜进祠堂,好久才出来,但等她进祠堂去看,发现祠堂里什么都没有丢。

  

本章第3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