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昂,精准定性,很有水平。
虽然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但至少态度上是要将方星河全力保护起来了。
行吧,这就挺好了,反正原本也没对你们有啥指望。
于是方星河便“恩准”了县台与北青报一同进行专访。
用的形容词不大好听,但事实确实如此。
等到赵春华赶到时,县电视台的记者百般殷勤,可赵大姐仍然满脸嫌弃。
如今的县级地方台,农民伯伯都不爱看,县里所谓的记者更是连一张记者证都没有,采访水平远远没法儿和全国性大媒体相比。
如果不是方星河坚持,她断然不会同意分享专访。
好在赵春华没带摄影师,倒是被县台补上了,于是专访升级,有声有影有文字,从浅至深开始聊,比最初的预想更有效果。
赵春华是一个非常时髦有点傲气的女人,但是专业水平很高。
她先是转交了王亚丽的礼物,一堆专业书籍,随后从此着手,展开话题。
“方星河,你很喜欢艺术?”
“对。”
“那你怎么看待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关系?”
“所有的艺术,都在意识底层与文字相通,文字可以是意象性的凝练,也可以是具象性的发散,艺术在这一收一放中升腾,最终归于我们的感性直觉。”
“哇!有点难懂,我需要一点时间思考,但是乍一听就很美。”
两人坐在小院里的梨树下,工作人员搬来一张方桌,赵春华唰唰唰的提笔记录,而方星河则舒舒服服的半躺在摇椅中。
他的半张侧脸在自然光中莹润如玉,熠熠生辉,另外半张脸则隐没在树荫里,沉静平和,摄像师用极其基础的构图能力,拍出了一幅绝世美景。
赵春华艰难收回视线,继续提问。
“萌芽杂志社收到了好多你的读者来信,根据那边的反馈,很多读者都提到了你的孤儿身份,并对此感到心疼,关于这一点,你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
“不必心疼我。”方星河想都没想,马上给出拒绝式回应,“我过得很好。”
但其实,你让粉丝不心疼偶像,怎么可能?
偶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