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升摆了摆手,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没有,我也就初中文化,大学都没上。”
柳菁菁好奇地追问道:“为啥不参加高考呀?”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似乎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林俊升的故事。
林俊升苦笑了一下,“也考过几次,都没考过去。可能是我太笨了吧。”
他说得轻松,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
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笑容,仿佛是在告诉自己,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他那数学每次考20、30分,还考啥呀。
话题一转,林俊升问道:“你从沪上回来,是准备在家里工作吗?”
柳菁菁点了点头,“我是县里高中的英语老师,不过我这还没去学校,得下个学期了。”
现在大学生还是可以得到分配的,1993年才逐步取消。
不过柳菁菁回来估计也在沪上没有关系,不然也不会回家。
这个时间点,要是能落户沪上,这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林俊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回家就回家吧,女孩子当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是,现在都5月份了,高中马上就要放假了。”
林俊升“对了,你来书店就买本杂志吗?”
柳菁菁突然想起了什么,兴奋地说道:“我呀,是刚刚看到了《沪上文学》,上面有一个全国征文,奖金有1000元呢!”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仿佛是在分享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林俊升听后,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1000元!
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几分震惊和不可置信,仿佛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那可是1000元,他家里3口人一年加起来的工资也才600元左右。
现在城里人的彩礼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这4样加起来也不到1000元。
他们这乡下人,能买个自行车当彩礼,都是极为大的大件。
毕竟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装的还是那种特大号的电池,还不耐用。
手表的话手表的牌子挺多,比较著名的就是沪上牌、海鸥牌、梅花牌这些个牌子,贵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