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会好好保存的,谢谢你,布劳恩先生。”
这样回答着的苏菲,将靠近贾斯汀那一侧的手放进裤兜里,又将靠近麦迪逊那一侧的手,环在了后者的腰间。
“好了,大家看我这边。”
“1、2、3……say Justin!”
“Justin!”
“比尔小姐,你……”与人沟通不是职业安保的强项,但可以看得出这两个大个子已经很努力地在让自己的语气和修辞尽可能友善委婉了,“有人来接你吗?”
“我来接他们。”
这样行为,可能确实有所谓“耍大牌”的成分,可细究下来,也有它存在的道理。
普通的音乐人,那些后台工作人员可能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哪怕你是一个公告牌排行榜上拿过冠军单曲的明星,最多也就是态度对你更友善一点,更尊敬一点而已。
但如果是贾斯汀或者坎耶,那就不一样了,像他们这样的世界级音乐人,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流行艺人的影响力。二人已经成为了美国娱乐产业的显著标志,和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细节,都会让人津津乐道,拿出来反复咀嚼。甚至一只从他们休息室里偷出来的马克杯,都能在易贝上拍出数千美元的天价。
这意味着,瀚现场的任何通行证件,哪怕是麦迪逊-比尔的那张脸,在这架铁马之后,都起不了任何作用。
除非有比伯团队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发放单独的手环。
“下午好。”麦迪逊在铁马前站定,笑意盈盈地打了声招呼。
人家的标准已经“降低”这么多了,给他提供一个不用在室外步行即可抵达舞台的休息室,也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下午好,各位。”
看见麦迪逊一行人朝通道这一侧走来,坐在铁马边,身穿BEST人群管理公司夹克的两位安保站起身,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在这种情况下,巨星们必然不会把全部的信任寄托在主办方身上——毕竟主办方的核心诉求只是顺利举办本次演出而已,再加上演出统筹本来就是一个极其繁琐沉重的工作,没人会愿意再给自己凭空多加几个任务,也没人有精力再去给安保系统做微调,顺应每个艺人不同的要求。因此,大牌们一般都会自己再单独聘请一个安保团队,由他们来负责艺人登台演出前后的保障工作。
贾斯汀-比伯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