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Buy Em Ou(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四章 Buy Em Ou(1/5)

    “《Hey Jude》,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蒙娜丽莎。”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我的意思是,你甚至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这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策略。”乔丹-布罗姆利看韩易的眼神就像看外星人,任由他再是如何淡定,也不禁对面前这位华人少年刮目相看。

    音乐产业从锡盘巷演进到现在,还没有人提出过从这个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案。

    简直是划时代的天才。

    “阅读,乔丹,我想说的是,我一直在用心地阅读这个世界。”不怪韩易装逼,他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解释。2016年,音乐人与公司之间还在为终止权的事情大动干戈,因为按照1976年版权法案的规定,第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音乐作品,正好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集体到期。

    等音乐产业和金融资本将注意力转移到版权份额的收购上时,已经是2020年的事情了。席卷全球的黑天鹅让音乐人开始寻找短时间内快速变现的渠道,而以趋利避害为天性的资本,也将稳定的音乐版权资产视作规避风险的最佳工具。

    于是,鲍勃-迪伦、尼尔-杨、惠特尼-休斯顿,再到贾斯汀-汀布莱克、贾斯汀-比伯、The Chainsmokers,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音乐明星都加入到了出售版权的行列中。

    音乐版权和母带版权,就这样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投资标的。

    一个时代的艺术印记成为基金经理津津乐道的资产组合,这就是美国梦的底色,也是好莱坞最真实的模样。

    世间万物,皆有标价。

    对于韩易来说,成为版权收购的先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运作得好的话,甚至连本都不需要。毕竟他拥有一个特殊的奖励机制,只要有正向反馈,就能不断获得回报资金。

    用现金收购一位巨星的音乐版权和母带版权,再用获得的奖励进行下一次收购。

    这种滚雪球的事,有手就行。

    最关键的是,收购来的这些版权资产,能撑起一个估值几十亿乃至百亿的版权管理公司,再到资本市场上去收割一波。

    一鱼又能多吃了。

    “这只是我诸多想法中的一个而已,乔丹,我想做的事情,绝不仅限于此。”

    “易,我觉得你对你自己的预测还是有些保守了。”乔丹右手食指与中指交叠,贴在嘴边,笑了起来,“我认为,你将不会只是一个拥有者。你会成为现代音乐产业的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