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万类霜天竟自由!(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7章 万类霜天竟自由!(1/3)

    乾武十二年六月,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唐广袤的土地上,为世间万物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辉。

    就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节,一道诏令如春风般吹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朝廷昭告天下,开科举!

    整个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沸腾之中,各地的学子们心中燃起了炽热的希望之火。

    科举,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命运的绝佳契机。

    只要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从此便踏上了仕途,哪怕只是区区九品官身,那也是踏入官场的荣耀开端。

    此次科举,朝廷做出了诸多人性化的变革。

    除了可以在中京长安报考外,还特别增设了大唐另外四京同时报考的便利措施。

    长安的主考官们早早便肩负重任,奔赴四京,为这场盛事提前做好准备。

    如此一来,大唐的学子们不必再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奔赴长安,只需遵循就近原则,便能参加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

    更为贴心的是,所有考生赴京赶考的路费,一律由朝廷慷慨报销。

    学子们只需前往当地官府提前预支,待到达考场后打个回复条子即可。

    这一举措,无疑是为那些身处偏远山区、家境贫寒的学子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朝廷的重视。

    诏令一经颁布,各地学子欢呼雀跃。

    一时间,整个大唐都沉浸在科举带来的热烈氛围之中。

    在繁华的城中,家境殷实的学子们在父母亲人的悉心陪同下,精心准备着考试所需的一切。

    笔墨纸砚皆是上乘佳品,行囊中装满了滋补的点心和保暖的衣物,他们满怀信心,只等着科举之日的到来,一展身手。

    在偏远的山村里,孩子们虽然家境清苦,但却怀揣着同样炽热的梦想。

    除了官府报销的路费,乡亲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你家凑几个鸡蛋,我家给些干粮,带着全村人的期望,这些质朴的少年踏上了前往科举的漫漫征途。

    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衫,背着简单的行囊,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步一步向着梦想迈进。

    咸阳城内,也被这股席卷而来的科举风吹得热闹非凡。

    李世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带着程咬金和李勣两位老将,兴致勃勃地前来凑这难得的热闹。

    人越老,越容易感到孤独,也越发渴望与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为伴。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