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疆土新局(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6章 疆土新局(2/3)

出其右。

    可若论做父亲,他在对待子女的教育和平衡上,无疑是失败的。

    他给予李泰的偏爱,在不经意间引发了兄弟间的嫌隙与争斗,让原本亲密无间的皇子们陷入了残酷的权力角逐。

    至于李承乾为什么要让李泰和李治一起前往东京任职,其中自有深意。

    李治年纪轻轻,平日里看上去天真单纯,一副傻乎乎的模样,可实际上,他的心思极为细腻,鬼点子多得很。

    一般人根本管不住他,也只有他的兄长们能够让他有所收敛。

    按照李治的性格特点,若是让他独自前往东京,以他那不安分的性子,还真怕他会把东边搅得不得安宁,所以才安排李泰与他同行,希望能借助李泰沉稳的性格,对李治起到一定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乾武十二年四月。

    大唐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行政区划变革。

    李承乾在朝堂之上,与一众肱骨大臣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后,决定重新划分大唐各道。

    除了沿用前世的二十三个省份作为道名外,(其中包括了那片与大陆血脉相连的湾湾土地,在李承乾心中,湾湾永远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唐还将新纳入版图的土地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曾经与大唐多次交锋的高句丽,其土地被设为三道,分别是高南道、高中道、高北道。

    这三道的设立,旨在加强对高句丽故地的管理与统治,促进当地与大唐其他地区的融合。

    而对于隔海相望的倭国,大唐设朝阳道。

    在广袤无垠的漠北地区,大唐同样设立了两道,内漠道和外漠道。

    漠北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如今大唐势力延伸至此,这两道的设立,对于稳定边疆、促进民族交流和贸易往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再看安南地区,这里被设为五道,分别是安东道、安西道、安南道、安北道、安中道。

    安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五道的划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保障当地百姓的生活安宁,同时也为大唐的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从此以后,大唐便是拥有三十六道的庞大帝国,疆土之辽阔,前所未见。

    (内漠道就是内蒙,但是多了一个外蒙,所以是三十六道!)

    放眼望去,从繁华的中原腹地,到遥远的边疆塞外,皆是大唐的领土。

    而且,这还是李承乾有意暂缓扩张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版图。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