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俊的傻子啊(1/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章 多俊的傻子啊(1/4)

    ……

    自闭症也就是孤独症,它本身是一个西医的概念。

    1843年美国就已经有人觉察到自闭症患者的存在,还做了记录和评论。

    由堪纳(Kanner)在1943年发现并命名的自闭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以及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异常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认定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 3岁前即有所表现的社交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以及重复性的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定义性特征。

    后来像贝多芬等名人,都被认为是孤独症。

    自闭症与智力障碍有部分的重合,但需要做出明确的区分。

    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不是一般性的认知水平低下,而是心智和情感运作模式的异常。非言语交流和言语交流存在严重缺陷。

    许多自闭症患者具备某种令人惊异的超常能力,而且言语表达方式也明显地与众不同。

    孤独症的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般伴有智力低下,有一部分智力正常,少部分智力却更高。在某一领域,譬如数学、天文物理有着无以伦比的专注和专长。

    这被叫做高功能自闭症。

    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童年时代便表现出“躁郁症”的征兆。

    他不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而是喜欢自己埋头制作小推车、小轧机等物件,是一个社交孤独的孩子。

    牛顿的偏执不仅表现在科学上,也表现在对炼金术和宗教的狂热上。

    他对这些事物的关注,远远胜过他对情感的关注。他终生未婚。

    作曲家贝多芬也同样患有躁郁症,父亲虐待、母亲早逝、青年失聪都加剧了病症,他为人脾气暴躁、不修边幅,工作时精力异常充沛,其灵感往往伴随着“狂躁”出现。

    一旦创作欲被激起,贝多芬会不顾睡眠和进食地投入到工作中,这便是他认为的“纯粹的快乐”。

    不过按照姜大夫的查证,我们中国的中医治疗孤独症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记载。

    虽然古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古代自闭症的叫法,但是一些症状的描述和自闭症的一些症状是非常相似的。

    古代很多书籍中都有自闭症的相关记载,还有药方记载。

    如古书《辨证录》中描述了一种呆病,症

本章第1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