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江北省委省政府下了大力气,已经和国家科学院签订了相关协议,他们这次也只能矬子里面挑将军,挑一个相对好的。”
宋思铭说道。
“挑个相对好的……”
“那你觉得,咱们青山有希望吗?”
程奎想听听宋思铭的意见。
“希望肯定还是有的。”
“江台二十分,青山十几分,差距也不大,完全可以弥补。”
宋思铭逐渐讲到重点。
“怎么弥补?”
程奎迫不及待地问道。
“区位优势,只能拿大数据中心说事。”
“经济发展,不能看现在,还要看未来,青山的经济发展潜力,在江台和昌顺之上,江台和昌顺已经进入稳定期了,青山还在快速向上。”
“城市水平,这就需要程市长找找关系了,撤县划区的申请都递上去两年了,什么时候能批下来?只要批下来,城区面积会迅速扩大到现有面积的十倍,有了土地,就好发展了。”
“人才水平,这个其实是最好解决的,出台吸引高端人才的各项政策,切实帮高端人才解决生活,就业,医疗,教育,工作,职称等方面的问题,政策一定要激进一点,最好能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针对四个方面,宋思铭一一给出方向。
有些是他自己的想法,有些则是融合沐可欣的建议。
“思铭,你帮了我的大忙了。”
“如果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真的落地青山,我给你记头功。”
程奎当即对宋思铭说道。
“头不头功,是次要的。”
“我只希望青山的发展能越来越好。”
一般人要是这么跟程奎说,程奎肯定会觉得虚伪,假大空。
但同样的话,从宋思铭口中说出来,程奎没有半点那样的想法。
因为,他足够了解宋思铭,知道宋思铭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人,他的认知和想法,超越了太多太多人。
有时候,程奎跟宋思铭站在一起,甚至会有一丝丝惭愧,觉得自己的功利心太强了。
“听说前段时间,有人提议你书记乡长一肩挑,被倪文昭一票否决了。”
程奎旋即把话题转移到宋思铭身上。
“是。”
提起这件事,宋思铭也是略有遗憾。
尽管,书记,乡长都是正科级,即便书记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