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就是打不过。
既然竞不上,那就不需要咱多费口舌了。
姜宁笑了笑,没有接话。
不过,李明玉却好像忽然来了兴致。
“你觉得‘星澜广场‘这个项目怎么样?”
“明玉姐,想听实话?”姜宁嘿嘿笑了一声,伸手在自己的鬓发上饶了饶圈,道:
“我不太看好。”
“嗯?说说看。”
看着李明玉那副饶有兴致的模样,姜宁正了正神。
毕竟她也不是傻子,店里装修的东西以及李明威报的价格。
明眼人不傻都能看出问题。
所以姜宁还是准备说点东西出来,也算是一种报答吧。
“咱们江州城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所以政府下一步的方向,不出意外,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做选择。”
听到这话,李明玉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姜宁的观点。
“首先排除的方向是南区。”
“得利于政策扶持,南区很早就开始发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工厂进驻。”
“但由于那时的技术羸弱,工厂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必会污染环境,再加上那边有大量的棚户区,政府想要向南发展,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而以现在的财政,是支持不了这样的开发的。”
“所以南区在未来十五年内都不会被纳入开发计划当中。”
当听到这样的言论是从一个高一女学生的嘴里说出来时。
李明玉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意外。
其实她前些日也听过差不多的话,但类似的话是从她那区长父亲的口中说出的。
意思的就是说,这个高一女孩,在对未来城市的发展预测中,已经和一位地级市的区长站在同样的高度了?
怎么可能!?
惊异之下,李明玉忍不住的出声问道:
“那东区呢?”
“东区比南区环境好,人口也稀少,开发起来也比较容易。”说到这,姜宁语气顿了顿。
“但这只是相对南区而言,本身东区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就是人口。”
“东区人口实在太少了,想要开发,必须调动其他区的人口流动,这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第二,交通问题。”
“东区的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