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周景有没有可能输,这点她压根没考虑过,而要想满足她的好奇心,最关键看崔东延接不接招了。
于是李知恩将视线投向前排的崔东延,而那位自周景主动抛球过来后立刻成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好的,周景xi,我接受您的赌约,不过.”崔东延在众人的集体注目礼下毫不迟疑就答应下来,当然他随后又将皮球踢还给周景,
“如果我赢了,您能答应我一个要求吗?”
“哦?”周景疑惑地看着崔东延。
实际上当他提出打赌时真没想过赌注的问题,因为他是稳赢的,倘若崔东延问点别的还不好说,但笔尖钢周景并不陌生。
这里帮大家回忆回忆,周景紧急赴美出差与tts在飞机上偶遇,当时他负责的正好是一个不锈钢项目,前期他曾带队远赴晋省太钢考察交流过。
都是同行对方自然热情接待,可在酒桌上周景没少听他们吐槽,说上级交给太钢一件鸡肋般的任务,研发国产的笔尖钢。
事情的缘由恰恰来自于崔东延看过的类似文章,他们质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大而不强,区区一个圆珠笔笔尖都高度依赖进口,要知道国内制笔业每年的产量有400亿支。
由于垄断国外厂商开出了12万每吨的天价,我们的制笔企业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妥妥的卡脖子嘛,为此还给笔尖钢冠以“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类的称号,却绝口不提那400亿支仅用到1000吨的笔尖钢。
一时间国内舆论口诛笔伐,这件事最后都惊动最高层了,于是在某次冶金系统的会议上,领导亲自下令务必开发国产笔尖钢,而这倒霉任务就落到了太钢的头上。
研发资金1.2亿软妹币,太钢上上下下齐瞪眼,搞什么,全球年用量2000吨,投入的资金猴年马月才赚得回来。
但没办法啊,这已经不是利润的问题了,据周景所知14年太钢已完成笔尖钢的工艺配方,目前正立项改造设备准备生产化,预计16年下旬投产。
为什么还要这么久时间,那是因为太钢遇上个大难题,找不到小的炉子,总不能用动辄几百吨的钢水炉吧。
前面可提过钢铁行业有其连续生产的特殊性,每次开炉熄炉都要承担巨额的费用,所以啊,太钢估计现在仍发动群众满厂寻找最小的炉子呢。
言归正传,周景之所以有底气跟崔东延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