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配死得比较早,后来迎娶了第二位夫人江莺娘,江莺娘是个大家闺秀,但他父母偏偏相信算命先生的胡诌,说什么江莺娘必须给人当偏房,才能白头偕老。
于是江莺娘就嫁作了严复的姨太太。
又过了几年,严复在南京与小他二十岁的朱明丽相识。朱明丽崇拜严复的学问,一定要嫁给他,正好严复没有正房,便娶为正妻。
就是江莺娘和朱明丽脾气都不小,根本没有和平相处一说,所以一般严复外出时只带着一位夫人。
朱明丽说:“京城的车夫,真不简单。”
严复笑呵呵道:“十年前,你在上海,也经营过一家黄包车厂吧?”
朱明丽说:“确有此事,而且已经运营到30辆黄包车,后来因为太过劳累,转让给了别人。”
秦九章没想到,严家还干过人力车的买卖。30辆黄包车,每个月收车份儿也有130多元。
但对于严复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钱。
严复说:“京城果然有奇闻!曹先生昨天在天津给我讲了你的事迹后,请我写篇文,推介推介小兄弟。我也确实准备给上海的老友张元济写封信。”
“多谢严先生,”秦九章说,“不过几日前,上海的张元济老板和《申报》的史老板已经派驻京记者联络过我,要我给他们两家供稿。”
“哦?”严复问,“译稿?”
“是的,《申报》的稿子估计月底就会发出,商务印书馆则约了一本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应该下月中旬完稿。”秦九章如实道。
严复有些小惊讶:“速度竟然这样快!我到上海后,莫不成就能看到?”
“还请先生斧正。”秦九章说。
“仍是新式白话文?”严复问。
“是的。”
严复顿了顿,抬起头:“看来我真是老了哪!”
后来严复更是因为参与了袁世凯复辟的“筹安会”,被京城所不容。
此后,就再未踏足京城。
至于为何称为“二院”,前文有过描述,是因为红楼强势崛起成为了一院。
秦九章猜得出为什么严复要去二院,而不是红楼。
因为严复和北大这批新人有些矛盾。
严复、林纾等人都被算在了守旧派中,黯然离场。
但严复比较特别,他是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