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且疑点不少,臣会接着查,这种可能性最关键的便是尽快找到陈汉仁。”何文灿一直自称为臣,显然也是因为这是在向朱元璋汇报案情。
“尽速查办,那个叫陈汉仁的太监,害死了我大明军神魏国公,朕要将他碎尸万段!”朱元璋咬牙切齿。
“上官统领遇害的第三处疑点乃是剧毒,关键是要找到剧毒的来源,此事,当从江湖入手。以臣所见,最好是去问问唐门。”对于剧毒,何文灿并没有给出更详尽的分析。
何文灿不愧是朱元璋手下专责监察百官,监察江湖的得力之人,仅这份丝丝入扣、抽丝剥茧的分析,朱文琅便自愧不如。
众人皆未说话,御书房中顿时沉默下来。
“文琅。”半晌,朱元璋转眼盯着朱文琅。
“臣在。”御书房中,朱文琅自然得守些规矩,躬声称臣答应。
“上官统临死前给朕上了折子,说是请你将他的骨灰和剑送回上官世家,既是如此,那你去过上官世家之后,再往唐门一行,将剧毒之事查个清楚,查出幕后真凶,为上官统领昭雪。”
“是。”朱文琅低头应道。
“何文灿,关于其他疑点,由你负责详查,尽快找到线索,一查到底!”朱元璋又转向何文灿。
“臣——遵旨。”何文灿拜倒,恭恭敬敬磕头领旨。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旁边的太子朱标突然道。
“太子你说。”朱元璋一直在着力培养太子的能力,见太子要说话,自然是大为欢迎。
“以儿臣之见,由何文灿和朱文琅两人分别从朝廷和江湖两条线同时查办此案,确实十分妥当,但儿臣想,这两条线很可能会互相有关联,需要及时互通消息,否则事倍功半。因此儿臣有两条建议,望父皇详察。”
“嗯,太子你讲讲。”朱元璋鼓励道。
“其一,令何文灿将此事在锦衣卫内部通知各地锦衣卫千户,朱文琅到了某处便可与当地锦衣卫衙门取得联系,一来看看何文灿这边有没有新消息,二来朱文琅如有什么发现,也可通过锦衣卫将消息传回京师。反正朱文琅自己便有锦衣卫千户之职,利用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也便于他们二人互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