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汉代的思政(2/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一章汉代的思政(2/5)



    张虞侧耳倾听王宏所讲述的内容,不得不说王宏对《孝经》理解造诣非常高深,不仅能引经据典,还能针对汉代宣传的忠孝思想进行解释。

    如汉代为构造自己统治秩序时,非常巧妙的利用孝与忠的捆绑,而修《孝经》的王氏显然是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孝如何能与忠挂钩?

    其理由非常简单,你的一切由父母所给予,故你需要回报父母。

    那如何回报父母呢?

    读书进仕,光祖耀宗,属于进孝的最终目标。

    故人应先孝顺父母,而后为国君效力,以达到建功立业这一目标。

    如何为国君效力,《王氏经》同样给了一种解释。

    你用爱孝顺母亲,用尊敬以待君主,那么你需要用爱与敬侍奉父亲。

    为何要尊敬君主?

    因为你尊重并顺从上级,才能保住自己的官爵,这样才能不让你父母蒙羞,才能如常祭祀祖先。

    随着王宏讲解的深入,张虞已是明白汉代修经的部分意义。修经除了教授知识、谋略外,还有利用孝与忠的捆绑,构造政治理论思想,宣扬效忠国家的意义,确立君臣与父子的关系,并维护大汉统治的合法性。

    当然,东汉时期的儒学思想,与明清时期的愚忠理念不同。因忠从孝衍生而出,故孝在国之前,如此思维模式下的士人,他们很多时候为选择自己家族利益,或是说以孝顺父母为先。

    两汉时期,为父母报仇而杀人者,不受惩罚之现象,可以变向说明孝优先于忠。

    另外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东汉社会以孝忠为价值观,也才有诞生出这么多士族、豪强。

    西晋王朝为何被人调侃为以孝治国,而非以忠孝之国?

    其原因不难理解,西晋从根本上打破了两汉长期所构造出来的孝—忠价值观体系。

    当忠不能作为价值体系宣传时,孝则被西晋格外看重。如此之下,伴随着政治环境恶劣,则为门阀士族的强大提供了土壤。

    王宏侃侃而谈,张虞在下认真记录着笔记,并在关键处做上标记。相比当下士人,他因有后世的思想熏陶,很难接受忠孝价值理念,故更多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倾听之同时,张虞不禁联想到了王允的所作所为。或许因从小研学《孝经》,王允的灵魂深处被印上深刻的忠孝之道,能为东汉效力至死。

    同样,即便有诸侯王复辟汉室,或许对王允而言,这是属于为臣乱上,非汉室之

本章第2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