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孙振海问道。
张潮拿出一本,翻到扉页,一边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一边抱怨道:“《花城》社那边搞的噱头,说预售阶段,每卖出去1000本,就随机送1本作者签名版。结果就运来整整1000本,说是突击印好、加急空运过来的。
1000本啊!手都要签断了!一年级被罚抄名字都没写过这么多遍!”
孙振海正在心算:1000乘以1000,等于多少来着?1个 0,2个 0,3个 0……
张潮抬头问道:“孙理事,您继续。刚刚您说作协登高一呼,然后怎么样来着?”
KO!
The Final Round,Game Over!
孙振海:再……再也不见!
孙振海离开以后,张潮也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装傻了。
他现在实在对加入福海作协,那是丁点兴趣也没有。
“张潮同学,我觉得你对我们的作协了解还不够深。”孙振海回去之后痛定思痛,觉得张潮既然现在发表作品不成问题,那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孙振海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突然发现少年时写作,最大的动力竟然是……
孙振海拿出一个相册,一页页翻着,对张潮介绍道:“你看,这是我们作协去福海纺织厂采风,纺织厂的职工文艺团给我们表演节目,都是年轻女工,平均年龄才20出头……”
张潮还是不吭声。孙振海心想高三生不懂编制,很正常,咱们换个话题!
“……一般来说,年轻作家想要发表作品,都不容易,我们作协能帮助协调……”孙振海话还没有说完,办公室周主任过来叫张潮,说有个电话要他接一下,孙振海只好打住。
张潮一个电话就接了十分钟,回到小会议室以后,马上向孙振海道歉道:“实在不好意思,刚刚是《青年文学》的李世栋主编找我约稿,我也是第一次和他沟通,所以说久了一点。
孙振海:再见!
Round 2
周三。这次孙振海选择不在小会议室了,而是在“高三突击提分小组”的小教室里。
不过作为主席长天曾经大力培养的年轻人,他也只好领命。
Round 1
周一。孙振海早早来到长福三中,却直到下午下课了,才在三中的小会议室里见到张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