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22岁的天才(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六章 22岁的天才(2/3)

面对台下众人的议论纷纷,吴浩也听了个七七八八。虽然这个名字他不熟悉,但对话中院士两个字还是令他精神一振,这可是位大神啊。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自然要谨慎回答。所以组织了一下话语,然后冲着他说道:“我们只是一支四个人的研发团队,手上的资源十分有限,以我们目前的能力也只能是将这项技术推进到这里。

    虽然没户外移动环境中测试,但对于这项测试内容,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说白了,不管是固定场地还是户外移动环境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相对受到的影响更多,更加复杂一些罢了。”

    满头华发的赵鸿哲听到吴浩的回答后,不由的摇了摇头,好像对于他的这个回答有些失望。

    吴浩对此也很无奈,但这是客观原因他也没办法。

    台下的众人也爆发出来热烈的掌声,尽管对于吴浩介绍的这一番话中有些微词和争议。但这项技术成果却实打实的摆在他们面前,不由得他们不信。

    对于这个年仅22岁的天才,能够带着几个人不声不响弄出这样一项惊人的技术成果,大家还是给予肯定和称赞的。

    说到这,这次技术发布会的演讲部分算是结束了,吴浩也稍稍的舒了一口气。

    不过这没有结束,因为接下来还有最让他头疼的提问环节。

    “其实关于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们远远没有完成,这主要是我们目前所能拥有掌握的资源很有限,支撑不了后续研究。

    最后希望我们这项技术能够落地开花,也希望它能够服务更多的行业,谢谢大家。”

    说完,吴浩冲着台下的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啪啪啪啪……

    “大家看到的这段视频呢,其实是我们在进行集群编组实验的一小部分。

    这次实验除了前面和后面对无人机进行操纵控制外,其它的部分完全靠无人机集群自主运行。

    也就是说视频中看到的测试内容,基本上都由无人机集群自主处理控制。

    另一方面对于这项技术如何实际应用我们也有一些迷茫,需要得到一些启示和灵感。

    所以我们才会参加这次展会,一是为了展示我们的技术,另外也是奔着学习和合作而来。

    吴浩扫了一眼台下,然后换了张ppt继续道:“所以到了最后一项,这也是整个实验中比较难的。

    无人机集群必须要实时跟上前面飞行的‘头机’,并保持队形,我想这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