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等开春了又是一条好汉(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11章 等开春了又是一条好汉(1/5)

    60万港元的投资换来600万港元的收益,这是李翰祥从事电影行业以来最赚的一笔投资了。

    而且电影他还没怎么操心,除了在香江的上映和海外发行出了一点力,几乎是躺着赚钱。

    这钱赚的实在是痛快!

    李翰祥也明白,要是没有林朝阳当初撮合着将《棋圣》搞成合拍片,也没有他这次赚钱的机会。

    所以在红包这件事上,显得格外大方。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他也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跟林朝阳认识三四年时间,他如何能看不出林朝阳在电影方面的才华。

    不提《垂帘听政》和《棋圣》在香江的成功,哪怕是林朝阳早前与谢靳合作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不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吗?

    李翰祥自诩混迹影坛数十载,还未曾见过如同林朝阳这样全面的编剧,他不仅是作品风格多变,最关键的是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这一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要是一部作品成功还是偶然,可连续这么多部作品的成功,无疑是实力的印证。

    连续四部电影大卖,若是放在香江,林朝阳少不得要被媒体冠上“编剧圣手”的名号。

    这样的编剧对于任何一家影视公司来说都是一只可以下金蛋的金鸡母,不容错过。

    但李翰祥也知道,以他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招揽不到林朝阳的,所以不如干脆打点感情牌。

    30万港元对比600万港元当然不算多,但以红包性质来说,绝对是大手笔了。

    “以你在电影方面的才能,不干这行实在是可惜了。”李翰祥说道。

    “电影这行不比写作,写作是个人创作,电影却是集体创作,个人才能再出众,也无法掌控全局。”

    林朝阳的认知十分清晰,李翰祥也不由得点头。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才华出众,总归是有相当大作用的。关键是,看着电影这么赚钱,你就不眼红?”

    “眼红啊!所以我不写剧本了,这样你们这些黑心资本家就休想通过我的剧本赚到钱。”

    这话自然是玩笑话,林朝阳不写电影剧本主要还是收益太低,特别是他现在拿到了版税合同,只要作品畅销,赚的钱可要比给人家苦哈哈的写剧本高多了。

    “你可以跟我一样,开个电影公司搞投资嘛,这样赚的不就多了吗?”李翰祥劝道。

    林朝阳幽幽道:“电影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怎么从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