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会儿工作,陶玉书突然把手里的稿子交给了林朝阳,“你帮我看看这稿子怎么样?”
“怎么?咬不准?”
“不是,我就是想让你看看。”
“让我看看?”林朝阳不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耐着性子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见他看完了,陶玉书满脸期待的问:“你觉得这写的怎么样?”
“挺好!”
两人多年夫妻,陶玉书深知在林朝阳的评价体系里,“挺好”这个词已经是相当高的肯定了。
但她之所以让林朝阳看这部,并不是想听林朝阳说“挺好”的,听他这么说,陶玉书不禁有些失落。
见她的反应,林朝阳调侃道:“怎么着?你是想让我发几句恶评?”
陶玉书表情促狭,“不应该发几句恶评吗?我看这是在刨你‘寻根文学’的根啊!”
“挑拨离间是吧?我看你不应该当编辑,该去当小报记者。”
夫妻俩说笑着,林朝阳又翻了翻手上的稿子,斟酌着该如何评价这部。
“指望你们保密,比指望母猪上树还难!”
李士非生硬的岔开话题,“《闯关东》都完稿快一年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想法?”
林朝阳听到这个数字微微颔首,写了这么多年,终于拿上版税了,一下子就是七十多万元。
还是版税香啊!
“靠着这部,你可要成为咱们中国文坛第一个百万富翁了!”李士非语气幽幽的说道。
李士非这么一说,林朝阳立马反应过来,要是他版税结算的消息曝出去,估计少不了又会在媒体上搅起一阵腥风血雨来。
林朝阳看向李士非,试图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个保证。
可李士非的眼神左闪右躲,就是不敢与他对视,林朝阳颓然的叹了口气。
这个“第二”,指的自然是销量。
当然了,若论影响力,《闯关东》同样不逊色于《高山下的花环》,甚至犹有过之。
毕竟这部已经誉满当代文学界,这样的作品注定是要在文学史上留名的。
林朝阳打趣道:“怎么着,眼红了?”
“不是我眼红,我是怕那帮媒体眼红。”
“有什么好奇的,算都能算出来。”
李士非大感扫兴,最后还是说道:“这次版税结算一共7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