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是要给林朝阳树碑立传的(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3章 是要给林朝阳树碑立传的(1/5)

    林朝阳这次因为版税的事受到国内几十家媒体的攻击,已经引发了燕京作家圈的集体反抗之心。

    同时不仅只有燕京作家们,林朝阳这些年广结善缘,在国内文坛的人脉称得上广博,只每年三月份的一个文化沙龙,就交下二三十号作家。

    而且这些作家可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随便一个拎出来,可能都是某个省文坛的头面人物。

    这些人在外界疯狂攻击林朝阳的时候也许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发声。

    但当李拓敢为林朝阳前驱,吹起冲锋的号角之时,这些人绝对是助拳的最佳人选。

    《版税付酬之路,道阻且长》,作者:陆文甫,《文汇报》84年第238期。

    《关于版税付酬制度的一点思考》,作者:陆遥,《陕西日报》84年第240期。

    《从生活出发——也谈版税付酬制度》,作者:姜子隆,《天津文学》84年第8期。

    ……

    在李拓、王濛等人文章的号召下,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位作家均在报纸、文学杂志等媒体上发表了对于版税制度和林朝阳的支持。

    这20位作家,无一不是各省文坛的佼佼者,未来文坛魁首一般的人物,大家如此同心合意的为一件事、一个人发声,所产生的话题性和影响力自然不可小觑。

    连续二十多天的高频率发声,让外界原本对于版税制度和林朝阳一边倒的批评形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并且在普通群众当中所引发的反响也比之前更加大了。

    毕竟之前,那些媒体和记者的批评都是集中于专业领域,普通老百姓们大多是看看热闹,很难深入关心的。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几十位知名作家的联合发声,彻底吸引和锁定了老百姓们的视线。

    八十年代的作家,影响力和号召力绝不输于后世的演艺明星,这么多有名有姓的作家众口一词,老百姓们想不关心都难。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和媒体也开始加入到这场讨论之中。

    跟前期需要人号召不同,后期发声的这些作家和媒体完全是出于自身的想法,不受任何的裹挟。

    直到这个时候,真正的民意才被体现了出来。

    整个九月份,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关于版税制度的文章超过了百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版税制度落地的。

    至于某些媒体最早给林朝阳扣上的“拜金主义”的帽子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